搜索
首页 《又寄公仪四首》 闻教双鹤先归去,还到辽城似旧无。

闻教双鹤先归去,还到辽城似旧无。

意思:听说训练两只鹤先归去,返回到辽城似乎依旧没有。

出自作者[宋]王珪的《又寄公仪四首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是表达了一位官员在新的职位上开始工作时的感慨和期待。 首句“紫掖新书换使符,春晴红旆照行舻”描绘了新职位的象征——新的符节和春日的晴天里,旗帜照耀着行船的场景,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前程似锦。 “曾持白简风何厉,更伏青蒲论益孤”表达了这位官员过去在旧职位上的严肃和公正,以及他对新的职责的期待和责任感。他曾手持白简,象征着法律的严肃和公正,现在他将在新的职位上继续秉持这样的原则。 “月露清吟应到骨,江山别梦欲成图”描绘了这位官员在新的环境中,对清廉的追求和对江山的深深眷恋。他将在新的地方吟诗作赋,以此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理想。 最后,“闻教双鹤先归去,还到辽城似旧无”则表达了这位官员对未来的期待和对旧地的思念。他希望双鹤能带去他的思念和祝福,让他在新的地方也能感受到旧地的温暖和熟悉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表达了一位官员在新的职位上开始工作时的感慨和期待,既有对过去的怀念,也有对未来的憧憬和责任感。整首诗语言优美,情感真挚,是一首优秀的诗歌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紫掖新书换使符,春晴红旆照行舻。
曾持白简风何厉,更伏青蒲论益孤。
月露清吟应到骨,江山别梦欲成图。
闻教双鹤先归去,还到辽城似旧无。
作者介绍
王珪(1019年—1085年6月12日),字禹玉,北宋名相、著名文学家。祖籍成都华阳,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(今安徽省潜山县)。

仁宗庆历二年(1042年),王珪进士及第,高中榜眼。初通判扬州,召直集贤院。历官知制诰、翰林学士、知开封府等。神宗熙宁三年(1070年),拜参知政事。熙宁九年(1076年),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、集贤殿大学士。元丰五年(1082年),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。元丰六年(1083年),封郇国公。哲宗即位,封岐国公。旋卒于位,年六十七,赠太师,谥文恭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辽城

    读音:liáo chéng

    繁体字:遼城

    意思:(辽城,辽城)
    辽东城。即今辽宁省·辽阳市。
      ▶北周·庾信《鹤赞》:“南游湘水,东入辽城。”
      ▶唐·段成式《酉阳杂俎•物异》:“辽城东有锁甲,高丽言前燕时

  • 归去

    读音:guī qù

    繁体字:歸去

    英语:go back; return

    意思:(归去,归去)

     1.回去。
      ▶晋·陶潜《归去来兮辞》:“归去来兮!田园将芜,胡不归?”唐·李白

  • 闻教

    读音:wén jiào

    繁体字:聞教

    意思:(闻教,闻教)
    领教;受教。
      ▶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•仙人岛》:“王郎天才,宿搆必富,可使鄙人得闻教乎?”

    造句: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