沦亡已无限,存亦谁爱惜。
意思:沉沦灭亡已无限,保存也谁珍惜。
出自作者[宋]陈傅良的《送谢希孟归黄岩四首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,对文字和文化的传承进行了深入的探讨。
首段以“纷纷竹帛传,浩浩金石刻”起头,描绘了文字和文化的流传过程,从竹简到金石,无处不在,无处不有。然而,接下来的“沦亡已无限,存亦谁爱惜”却揭示了另一个事实:文化的流失已经无法计数,即使存在,又有谁会去珍惜呢?
然后,诗人笔锋一转,提出了一个问题:“如何伏羲氏,文字二三画”。伏羲氏作为中华文化的始祖之一,被诗人视为文字的创造者。诗人提出,即使姬孔(即周公和孔子)的智慧和圣明无可匹敌,他们也是用由二三笔画出的文字来解释周易。这无疑是对文字重要性的深刻揭示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,对文字和文化的流传、流失以及其重要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。它提醒我们,无论时代如何变迁,文字和文化始终是维系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纽带。同时,它也强调了文字的创造者和传承者的伟大智慧和无私奉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