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处州水南庵二首》 此身分付一蒲团,静对萧萧玉数竿。

此身分付一蒲团,静对萧萧玉数竿。

意思:这身交付一个蒲团,静对萧萧玉几竿。

出自作者[宋]秦观的《处州水南庵二首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此身分付一蒲团,静对萧萧玉数竿。偶为老僧煎茗粥,自携修绠汲清宽》是一首描绘静谧、清雅生活的诗,表达了诗人对简单、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。 首句“此身分付一蒲团,静对萧萧玉数竿”,诗人将身心交付给一个蒲团,静静地面对着萧萧的竹子。这句诗描绘了诗人独处静修的场景,表达了他对内心的追求和向往。蒲团是佛教修行者的坐具,诗人通过坐禅、静修来寻求内心的平静和智慧。而萧萧的竹子则象征着坚韧、高洁的品质,诗人通过与竹子的对话,表达了自己对高尚品质的追求。 “偶为老僧煎茗粥,自携修绠汲清宽”,诗人又描绘了一个与老僧煮茶、自己汲水的生活场景。茗粥指的是茶粥,是古代文人雅士的一种休闲活动,也是修行的一种方式。诗人与老僧一起煮茶,通过这种简单的生活方式,进一步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智慧。同时,诗人还亲自携带着修长的绳子去汲取清澈的水,这进一步表达了他对简单生活的热爱和追求。 整首诗通过描绘静修、煮茶、汲水等简单的生活场景,表达了诗人对简单、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。诗人通过对蒲团、竹子、茗粥等意象的描绘,营造出一种清雅、高洁的氛围,同时也表达了他对高尚品质的追求。整首诗语言简练、意境深远,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此身分付一蒲团,静对萧萧玉数竿。
偶为老僧煎茗粥,自携修绠汲清宽。
作者介绍 秦观简介
秦观(1049年—1100年9月17日),江苏高邮人(现高邮市三垛镇武宁秦家垛),字少游,一字太虚。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,别号邗沟居士,学者称其淮海居士。苏轼曾戏呼其为“山抹微云君”。

秦观是北宋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,但在秦观现存的所有作品中,词只有三卷100多首,而诗有十四卷430多首,文则达三十卷共250多篇,诗文相加,其篇幅远远超过词若干倍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蒲团

    读音:pú tuán

    繁体字:蒲團

    英语:futon

    意思:(蒲团,蒲团)
    用蒲草编成的圆形垫子。多为僧人坐禅和跪拜时所用。
      ▶唐·欧阳詹《永安寺照上人房》诗:“草席蒲团不扫尘,松间石

  • 身分

    读音:shēn fèn

    繁体字:身分

    短语:质 色

    英语:position

    意思:
     1.指出身和社会地位。
      ▶《宋书•王僧达传》:“固宜退省身分,识恩之厚

  • 萧萧

    读音:xiāo xiāo

    繁体字:蕭蕭

    短语:簌簌

    英语:rustle

    意思:(萧萧,萧萧)

     1.象声词。常形容马叫声、风雨声、流水声、草木摇落声、乐器声等。

  • 分付

    读音:fēn fù

    繁体字:分付

    英语:(coll.) to order

    意思:
     1.分别付与。
      ▶《汉书•原涉传》:“宾客争问所当得,涉乃侧席而坐,削牍为疏,具记衣被棺木,下至饭含

  • 萧玉

    读音:xiāo yù

    繁体字:蕭玉

    意思:(萧玉,萧玉)
    萧史和弄玉。
      ▶明·无名氏《霞笺记•踰墻得喜》:“渭河折柳愁萧·玉,珠掌何能遇凤翔。”参见“萧史”。

    解释:1.萧史和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