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送戴良辅药者归城郛》 寄言仲景与安常,古今何代无医王。

寄言仲景与安常,古今何代无医王。

意思:寄语仲景与安常,古今哪一代没有医王。

出自作者[宋]杨万里的《送戴良辅药者归城郛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是关于淋疾的描绘,淋疾是一种常见的疾病,常常导致人们痛苦不堪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,将淋疾的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。 首句“君欲问淋疾,便是法外刑”,直接点明主题,淋疾就像是被法律制裁一样痛苦,给人带来无尽的折磨。 接下来的诗句中,“刲剔备百毒,更以焰烹”,形象地描绘了淋疾的痛苦程度,如同被割、被刺、被烧等种种痛苦,让人不忍卒读。 “王皇夜半敕六丁,押差戴君为药丞”,这里运用了神话的元素,形容淋疾如同神明般的存在,让人无法抵抗。 “倒囊剌手探玉札,一洗愁肺永雪清”,这里用“玉札”代指治疗淋疾的药物,形象地描绘了病人寻求治疗的艰辛和渴望。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,展现了淋疾的痛苦和病人对治疗的渴望,同时也表达了对医者的敬意和对医学的赞美。诗人通过诗歌的形式,将淋疾的痛苦和医者的伟大表现得淋漓尽致,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是一首优秀的医学诗歌,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,展现了淋疾的痛苦和医者的伟大,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君欲问淋疾,便是法外刑。
刲剔备百毒,更以焰烹。
王皇夜半敕六丁,押差戴君为药丞。
倒囊剌手探玉札,一洗愁肺永雪清。
一生百病都好去,不但膏肓驱二竖。
寄言仲景与安常,古今何代无医王。
作者介绍 杨万里简介
杨万里(1127年10月29日—1206年6月15日),字廷秀,号诚斋。汉族江右民系,吉州吉水(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)人。南宋大臣,著名文学家、爱国诗人,与陆游、尤袤、范成大并称“南宋四大家”(又作“中兴四大诗人”)。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“诚斋”二字,故学者称其为“诚斋先生”。

绍兴二十四年(1154年),杨万里登进士第,历仕宋高宗、孝宗、光宗、宁宗四朝,曾任知奉新县、国子博士、广东提点刑狱、太子侍读、秘书监等职,官至宝谟阁直学士,封庐陵郡开国侯。开禧二年(1206年),杨万里病逝,年八十。获赠光禄大夫,谥号“文节”。

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,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,被誉为一代诗宗。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、清新自然,富有幽默情趣的“诚斋体”。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,且以此见长。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、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。著有《诚斋集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安常

    读音:ān cháng

    繁体字:安常

    意思:
     1.安守常规。
      ▶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三回:“太宰咺又奏曰:‘老司徒乃安常之论,非通变之言也。’”
      ▶《红楼梦》第九八回:“那‘阴司’说有便有,说无就无。皆为

  • 仲景

    读音:zhòng jǐng

    繁体字:仲景

    意思:汉末着名医学家张机的字。
      ▶唐·刘知几《史通•人物》:“若元则·仲景时才重于许·洛,何祯·许询文雅高于扬·豫。”
      ▶《中国近代文论选•读新小说法》:“不解此理,则

  • 古今

    读音:gǔ jīn

    繁体字:古今

    英语:ancient and modern

    意思:古代和现今。
      ▶《礼记•三年问》:“故三年之丧,人道之至文者也……是百王之所同,古今之所壹也。”
     

  • 寄言

    读音:jì yán

    繁体字:寄言

    意思:
     1.犹寄语、带信。
      ▶《楚辞•九章•思美人》:“愿寄言于浮云兮,遇丰隆而不将。”
      ▶唐·元稹《遣兴》诗之五:“寄言抱志士,日月东西跳。”
      ▶明·袁

  • 常古

    读音:cháng gǔ

    繁体字:常古

    意思:常法,旧法。
      ▶《礼记•礼运》:“祝嘏莫敢易其常古,是谓大假。”
      ▶孙希旦集解:“常古,旧法也。”
      ▶《韩非子•南面》:“不知治者,必曰:‘无变古,毋易常

  • 医王

    读音:yī wáng

    繁体字:醫王

    意思:(医王,医王)
    医术极精的人。多用以比喻诸佛或高僧等。
      ▶唐·陈子昂《谢药表》:“室殊方丈,同问疾之荣;施等医王,感能仁之惠。”
      ▶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二七:“宁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