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五哀诗·晁大夫》 晁宗噍类尽,汉室泰山安。

晁宗噍类尽,汉室泰山安。

意思:晃宗灭种尽,汉王朝泰山安。

出自作者[宋]司马光的《五哀诗·晁大夫》

全文赏析

首先,从整体上看,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社会政治现象,即君主受到谗言的影响,对忠诚的臣子进行残害,导致国家的安全受到威胁。诗人通过此诗表达了对这种现象的悲痛和愤怒。 其次,具体分析每一句诗,“人主恩犹盛”描绘了君主的恩宠和威严,而“谗夫开舌端”则形象地表现了谗言者的狡诈和阴险。这两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,凸显了社会的黑白颠倒。 “旋闻就斧质,不得解衣冠”这两句诗,通过描绘忠臣被迅速处决,连衣冠都来不及解,表现了诗人的惊愕和悲痛。 “反虏齿缠冷,谋臣心尽寒”则进一步展示了国家的危机,以及忠诚谋臣的心寒和无奈。 最后,“晁宗噍类尽,汉室泰山安”两句,诗人以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和对安定的向往。 在风格上,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深沉、悲怆的情感,语言生动,形象鲜明,充满了力量和感慨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深刻地揭示了社会政治的黑暗面,表现了诗人对忠诚被陷害、真理被扭曲的悲痛和愤怒,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深深忧虑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人主恩犹盛,谗夫开舌端。
旋闻就斧质,不得解衣冠。
反虏齿缠冷,谋臣心尽寒。
晁宗噍类尽,汉室泰山安。
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
司马光(1019年11月17日-1086年10月11日),字君实,号迂叟。汉族。陕州夏县(今山西夏县)涑水乡人,世称涑水先生。北宋政治家、史学家、文学家。

宋仁宗宝元元年(1038年),司马光登进士第,累进龙图阁直学士。宋神宗时,因反对王安石变法,离开朝廷十五年,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《资治通鉴》。历仕仁宗、英宗、神宗、哲宗四朝,卒赠太师、温国公,谥文正,为人温良谦恭、刚正不阿;做事用功刻苦、勤奋。以“日力不足,继之以夜”自诩,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,历来受人景仰。

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,主要《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》、《稽古录》、《涑水记闻》、《潜虚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泰山

    读音:tài shān

    繁体字:泰山

    短语:长者 元老

    英语:Taishan (mountain)

    意思:
     1.山名。在山东省中部。古称东岳,为五岳之一。也称岱宗、岱

  • 汉室

    读音:hàn shì

    繁体字:漢室

    意思:(汉室,汉室)
    指汉朝。
      ▶《<尚书>序》:“汉室龙兴,开设学校,旁求儒雅。”
      ▶三国·蜀·诸葛亮《前出师表》:“汉室之隆,可计日而待也。”
      ▶唐·

  • 噍类

    读音:jiào lèi

    繁体字:噍類

    意思:
     1.指活着的人。
       ▶《汉书•高帝纪上》:“项羽为人慓悍祸贼,尝攻襄城,襄城无噍类,所过无不残灭。”颜师古注引如淳曰:“无复有活而噍食者也。靑州俗唿无孑遗为无噍类。”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