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雪晴》 气动千峰翠,光浮万瓦鳞。

气动千峰翠,光浮万瓦鳞。

意思:气动千峰翠色,光从一万瓦鳞。

出自作者[宋]王珪的《雪晴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溟渤荡无垠,东嵎挂日输。风云始回驭,天地不飞尘。气动千峰翠,光浮万瓦鳞。南亭一驻马,十里望青春》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象和表达诗人感受的诗作。 首联“溟渤荡无垠,东嵎挂日输。”描绘了大海的广阔无垠和太阳从东方升起的美景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赞美和敬畏之情。“溟渤”代指大海,“无垠”则表达了其广阔无边的特点。“东嵎挂日输”则描绘了太阳从东方升起的景象,表现出自然的伟大和力量。 颔联“风云始回驭,天地不飞尘。”进一步描绘了自然景象的变化和清新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。“风云始回驭”描绘了风云变幻的景象,表现出自然的变幻莫测和神秘感。“天地不飞尘”则表达了空气清新、环境优美的景象,表现出自然的美丽和纯净。 颈联“气动千峰翠,光浮万瓦鳞。”则以生动的比喻和生动的描绘,表现了自然景象的美丽和生动。“气动千峰翠”描绘了山峰因清新空气而显得更加翠绿,表现出自然的美和生机。“光浮万瓦鳞”则以光和鳞的比喻来描绘阳光照耀下的屋顶和瓦片,表现出阳光的美丽和生动。 尾联“南亭一驻马,十里望青春。”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青春的向往。“南亭一驻马”表达了诗人驻马欣赏自然美景的感受,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欣赏。“十里望青春”则表达了诗人对青春的向往,表现出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追求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,描绘了自然景象的美丽和生动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和追求。整首诗语言优美,富有诗意,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作品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溟渤荡无垠,东嵎挂日输。
风云始回驭,天地不飞尘。
气动千峰翠,光浮万瓦鳞。
南亭一驻马,十里望青春。
作者介绍
王珪(1019年—1085年6月12日),字禹玉,北宋名相、著名文学家。祖籍成都华阳,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(今安徽省潜山县)。

仁宗庆历二年(1042年),王珪进士及第,高中榜眼。初通判扬州,召直集贤院。历官知制诰、翰林学士、知开封府等。神宗熙宁三年(1070年),拜参知政事。熙宁九年(1076年),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、集贤殿大学士。元丰五年(1082年),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。元丰六年(1083年),封郇国公。哲宗即位,封岐国公。旋卒于位,年六十七,赠太师,谥文恭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气动

    读音:qì dòng

    繁体字:氣動

    造句:

  • 瓦鳞

    读音:wǎ lín

    繁体字:瓦鱗

    意思:(瓦鳞,瓦鳞)
    铺叠如鱼鳞的屋瓦。
      ▶宋·范成大《宿东寺》诗:“淡天如水雾如尘,残雪和霜冻瓦鳞。”

    造句:暂无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