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游黄山》 我曾三次上匡庐,如此奇观到处无。

我曾三次上匡庐,如此奇观到处无。

意思:我曾三次上庐山,像这样的奇观到处没有。

出自作者[近代]恽代英的《游黄山》

全文创作背景

《游黄山》是近代革命家恽代英的作品,创作背景是: 恽代英在黄埔军校学习时,深受孙中山先生“黄埔精神”的影响,对黄山的美丽景色和革命精神产生了深深的向往之情。 在游历黄山后,恽代英创作了这首诗,表达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我曾三次上匡庐,如此奇观到处无。
初试汤泉水刚热,又看黄海雪平铺。
草埋幽经人少过,风送深岭有鸟啄。
犹恨未能登绝顶,莲花峰外数天都。
作者介绍 恽代英简介
恽代英(1895--1931)原籍江苏省武进县,生于武昌。武昌中华大学文学系毕业。“五四运动”时,他就深入湖北黄冈农村,宣传发动农 民,还是学生运动的领导者之一。1915年参加新文化运动,在《东方杂志》、《新青年》上撰文,提倡科学与民主,批判封建文化。1919--1921年,他在湖北创办“利群”书社和“共存社”,团结进步青年。中国共产党成立后,随即加入共产党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匡庐

    读音:kuāng lú

    繁体字:匡廬

    意思:(匡庐,匡庐)
    指江西的庐山。相传殷·周之际有匡俗兄弟七人结庐于此,故称。
      ▶《后汉书•郡国志四•庐江郡》“寻阳南有九江,东合为大江”刘昭注引南朝·宋·慧远《庐山记略》:

  • 奇观

    读音:qí guān

    繁体字:奇觀

    短语:别有天地

    英语:spectacle

    意思:(奇观,奇观)
    罕见的景象;奇异少见的事情。
      ▶汉·王充《论衡•别通》:“

  • 到处

    读音:dào chù

    繁体字:到處

    短语:街头巷尾 所在 天南地北 四野 五湖四海 四面八方 四海 四方 无处 八方 无所不在 万方

    英语:everywhere

  • 三次

    读音:sān cì

    繁体字:三次

    意思:
     1.三回。如:去了三次。
     
     2.指朝、野、市三处。
      ▶《国语•鲁语上》:“五刑三次。”
      ▶韦昭注:“次,处也。三次,谓朝、野、市也。”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