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送铅山周尉》 善绩青箱业,兴廉有汉条。

善绩青箱业,兴廉有汉条。

意思:好成绩青箱业,兴廉有汉条。

出自作者[宋]晏殊的《送铅山周尉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古上饶的美丽风貌,表达了诗人对于远离尘嚣、安于供养、行善立廉的向往。 首联“风烟古上饶,属邑寄山椒”描绘了古上饶的风貌,烟雾缭绕,山峦起伏,景色优美。同时,也表达了诗人将此地作为自己暂时栖身之所的愿望。 颔联“仇览同栖棘,陶潜共折腰”运用了两个典故,表达了诗人对于远离官场、安于供养的态度。仇览是东汉人,因不愿与腐败官员同流合污而隐居;陶潜则是东晋诗人,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官归隐。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清廉自守、远离尘嚣的向往。 颈联“安与方就养,黄绶岂辞遥”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安于供养、行善立廉的追求。黄绶是指低级官员的黄色绶带,诗人表示即使担任这样的职务,也不会感到遥远的困扰。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行善立廉的坚定信念和对于清廉生活的向往。 尾联“善绩青箱业,兴廉有汉条”总结了整首诗的主旨,表达了诗人对于清廉善政的追求和期望。青箱业是指代家族世代相传的善业,诗人希望能够在上饶地区建立这样的善业,同时也希望通过行善立廉来推动当地的繁荣和发展。 整首诗语言优美,情感真挚,表达了诗人对于清廉自守、行善立廉的向往和追求。同时,也展现了古上饶的美丽风貌和诗人对于这片土地的热爱之情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风烟古上饶,属邑寄山椒。
仇览同栖棘,陶潜共折腰。
安与方就养,黄绶岂辞遥。
善绩青箱业,兴廉有汉条。
作者介绍 晏殊简介
晏殊(991年—1055年2月27日),字同叔,抚州临川人。北宋著名文学家、政治家。

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(991年),十四岁以神童入试,赐同进士出身,命为秘书省正字,官至右谏议大夫、集贤殿学士、同平章事兼枢密使、礼部刑部尚书、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、兵部尚书,宋仁宗至和二年(1055年)病逝于京中,封临淄公,谥号元献,世称晏元献。

晏殊以词著于文坛,尤擅小令,风格含蓄婉丽,与其子晏几道,被称为“大晏”和“小晏”,又与欧阳修并称“晏欧”;亦工诗善文,原有集,已散佚。存世有《珠玉词》、《晏元献遗文》、《类要》残本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兴廉

    读音:xīng lián

    繁体字:興廉

    意思:(兴廉,兴廉)

     1.推举廉士。
      ▶《汉书•武帝纪》:“兴廉举孝,庶几成风。”
     
     2.倡导廉洁。
      ▶唐·柳宗元《代韦中丞贺元和

  • 青箱

    读音:qīng xiāng

    繁体字:青箱

    意思:
     1.收藏书籍字画的箱笼。
      ▶《宋书•王准之传》:“曾祖彪之……博闻多识,练悉朝仪,自是家世相传,并谙江左旧事,缄之青箱。”
      ▶唐·贾耽《赋虞书歌》:“

  • 有汉

    读音:yǒu hàn

    繁体字:有漢

    意思:(有汉,有汉)
    指汉代。有,助词。
      ▶汉·韦孟《讽谏》诗:“于赫有汉,四方是征。”
      ▶《后汉书•东夷传赞》:“嬴末纷乱,燕人违难,杂华浇本,遂通有汉。”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