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寒夜文宴润卿有期不至》 草堂虚洒待高真,不意清斋避世尘。

草堂虚洒待高真,不意清斋避世尘。

意思:草堂虚洒等高真,不意清斋避世尘。

出自作者[唐]皮日休的《寒夜文宴润卿有期不至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的题目是《草堂虚洒待高真,不意清斋避世尘》。从题目中我们可以看出,这首诗是在描绘一个场景,即诗人正在草堂中等待一位高真,同时他正在进行一种清斋避世的修行。 首句“草堂虚洒待高真”描绘了诗人正在草堂中等待高真的场景,其中“虚洒”一词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期待和喜悦之情。 “不意清斋避世尘”则表达了诗人对清斋避世的修行生活的向往,他并不在意世俗的尘嚣,而是选择远离尘世,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安宁。 “料得焚香无别事”一句,描绘了诗人焚香修行的场景,他相信焚香并没有其他的事情,而是为了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安宁。 “存心应降月夫人”则表达了诗人对月夫人的敬仰和向往,他希望通过修行达到与月夫人一样的境界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清斋避世修行的向往和追求,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月夫人的敬仰和向往。整首诗充满了对内心平静和安宁的追求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淡泊和对修行的向往。这种追求和向往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生命的珍视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草堂虚洒待高真,不意清斋避世尘。
料得焚香无别事,存心应降月夫人。
作者介绍 皮日休简介
皮日休(约838—约883),晚唐文学家。字袭美,一字逸少,汉族,复州竟陵(今湖北天门)人。曾居住在鹿门山,道号鹿门子,又号间气布衣、醉吟先生、醉士等。

皮日休是晚唐著名诗人、文学家,与陆龟蒙齐名,世称\"皮陆\"。咸通八年(867)进士及第,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(《吴越备史》)、著作佐郎、太常博士、毗陵副使。后参加黄巢起义,或言“陷巢贼中”(《唐才子传》),任翰林学士,起义失败后不知所终。

皮日休诗文兼有奇朴二态,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,被鲁迅赞誉为唐末“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”。《新唐书·艺文志》录有《皮日休集》、《皮子》、《皮氏鹿门家钞》多部,皮日休是唐代著名文学家,对于社会民生有深刻的洞察和思考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清斋

    读音:qīng zhāi

    繁体字:清齋

    意思:(清斋,清斋)

     1.谓举行祭祀或典礼前洁身静心以示诚敬。
      ▶《旧唐书•礼仪志四》:“其太尉行事前一日,于致斋所具羽仪卤簿,公服引入,亲授祝版,乃赴清斋所。”

  • 避世

    读音:bì shì

    繁体字:避世

    英语:retire from the world; withdraw from society

    意思:逃避尘世;逃避乱世。
      ▶《庄子•刻意》:“此江海之士,避

  • 不意

    读音:bù yì

    繁体字:不意

    英语:unpreparedness

    意思:
     1.不在意,不放在心上。
      ▶《诗•小雅•正月》:“终踰绝险,曾是不意。”
      ▶《东观汉记•光武帝

  • 草堂

    读音:cǎo táng

    繁体字:草堂

    英语:thatched cottage

    意思:茅草盖的堂屋。旧时文人常以“草堂”名其所居,以标风操之高雅。
      ▶南朝·齐·孔稚珪《北山移文》:“钟山之英,草

  • 世尘

    读音:shì chén

    繁体字:世塵

    意思:(世尘,世尘)

     1.尘世;人间。
      ▶唐·王昌龄《题朱炼师山房》诗:“叩齿焚香出世尘,斋坛鸣磬步虚人。”
      ▶《天雨花》第五回:“这般隐弊谁能测,真是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