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垂柳》 碧虚从转笠,红烛近高舂。

碧虚从转笠,红烛近高舂。

意思:碧虚从转笠,红蜡烛靠近高舂。

出自作者[唐]唐彦谦的《垂柳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春天的某个时刻,站在一座楼前,看着垂下的柳枝和雨中的景色。他陷入了沉思,想起了过去的事情,也想象着未来的生活。他梳洗完毕后,骑着马笑着出门,头戴斗笠,手持红烛,穿过碧绿的山林。 诗中还描述了诗人内心的感受,他的脸上带着怨愤之色,眉头紧锁,仿佛在思考着什么重要的事情。小园里的花儿已经凋谢,蝴蝶也不再飞舞,只有静谧的院子里传来蛩鸣声。 最后两句“旧作琴台凤,今为药店龙。宝奁抛掷久,一任景阳钟。”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曾经的辉煌与现在的平凡生活的感慨。他曾经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,但现在却只能在药店里卖药度日。他的宝物已经被抛弃了很久,只剩下那口景阳钟还在敲响。整首诗以景物描写为主,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垂柳碧髯茸,楼昏带雨容。
思量成昼梦,来去发春慵。
梳洗凭张敞,乘骑笑稚恭。
碧虚从转笠,红烛近高舂。
怨脸明秋水,愁眉淡远峰。
小园花尽蝶,静院酒醒蛩。
旧作琴台凤,今为药店龙。
宝奁抛掷久,一任景阳钟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红烛

    读音:拼音:hóng zhú

    红烛的解释

    ①红色的蜡烛。多用于喜庆:寿星像前,点着一对红烛|洞房内,红烛高烧。
    ②诗集。闻一多作。1923年出版。初版本收六十二首。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收一百零三首。题材广泛,内容丰富,或抒发诗人的爱国之情,或批判封建统治下的黑暗,或反
  • 碧虚

    读音:bì xū

    繁体字:碧虛

    意思:(碧虚,碧虚)

     1.碧空;青天。
      ▶南朝·梁·吴均《咏云》:“飘飘上碧虚,蔼蔼隐青林。”
      ▶唐·张志和《玄真子•碧虚》词:“碧虚冥茫,飘轮斡乎干,湫盘浮

  • 高舂

    读音:gāo chōng

    繁体字:高舂

    意思:日影西斜近黄昏时。
      ▶《淮南子•天文训》:“﹝日﹞至于渊虞,是谓高舂;至于连石,是谓下舂。”
      ▶高诱注:“高舂,时加戍,民碓舂时也。”
      ▶刘文典集解:“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