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送刁景纯学士使北》 驿骑駸駸持汉节,边风惨惨听胡笳。

驿骑駸駸持汉节,边风惨惨听胡笳。

意思:驿骑駸駸持汉节,边风惨惨听胡笳。

出自作者[宋]梅尧臣的《送刁景纯学士使北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的主题是描绘北方边塞的风光,以及作者在出使边塞时的所见所感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,如“朔北寒尤甚”和“黄河可过车”,生动地描绘了北方严寒和黄河的壮观。同时,诗中也表达了作者对边塞生活的感受,如“边风惨惨听胡笳”和“酪粥冰生碗”,展现了边塞生活的艰苦和严寒。 首联“尝闻朔北寒尤甚,已见黄河可过车。”描绘了作者对北方严寒的初步印象,通过“尝闻”和“已见”两个词,表达了作者对北方严寒的惊讶和对黄河过车的壮观景象的感叹。 颔联“驿骑駸駸持汉节,边风惨惨听胡笳。”进一步描绘了边塞的景象,通过“驿骑”和“汉节”表达了出使边塞的严肃性和重要性,通过“边风”和“胡笳”表达了边塞的荒凉和凄凉。 颈联“朝供酪粥冰生碗,夜卧氊庐月照沙。”描绘了边塞生活的艰苦和严寒,通过“酪粥”和“氊庐”两个意象,表达了边塞生活的简朴和艰苦,同时也通过“月照沙”这个意象,表达了边塞夜晚的宁静和美丽。 尾联“侍女新传教坊曲,归来偷赏上林花。”则表达了作者对边塞生活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。通过“教坊曲”和“上林花”两个意象,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文化的怀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感受,展现了边塞的风光和生活,表达了作者对边塞生活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。同时,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关心和对民族团结的期盼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尝闻朔北寒尤甚,已见黄河可过车。
驿骑駸駸持汉节,边风惨惨听胡笳。
朝供酪粥冰生碗,夜卧氊庐月照沙。
侍女新传教坊曲,归来偷赏上林花。
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
梅尧臣(1002年5月31日—1060年5月27日),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汉族,宣州宣城(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)人。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,给事中梅询从子。

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,历镇安军节度判官。于皇祐三年(1051年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嘉祐五年(1060年),梅尧臣去世,年五十九。

梅尧臣少即能诗,与苏舜钦齐名,时号“苏梅”,又与欧阳修并称“欧梅”。为诗主张写实,反对西昆体,所作力求平淡、含蓄,被誉为宋诗的“开山祖师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。另有《宛陵先生集》及《毛诗小传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胡笳

    读音:hú jiā

    繁体字:衚笳

    英语:hu-chia [Mongolian reed whistle]

    意思:我国古代北方民族的管乐器,传说由汉·张骞从西域传入,汉·魏鼓吹乐中常用之。
      ▶汉

  • 惨惨

    读音:cǎn cǎn

    繁体字:慘慘

    英语:miserable; care-laden

    意思:(惨惨,惨惨)

     1.忧闷;忧愁。
      ▶《诗•小雅•正月》:“忧心惨惨,念国之为虐。

  • 驿骑

    引用解释

    1.驿马。《汉书·高帝纪下》“ 横 惧,乘传诣 雒阳 ” 唐 颜师古 注:“传者,若今之驛。古者以车,谓之传车,其后又单置马,谓之驛骑。” 宋 苏辙 《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》之十:“边候失晨夜,驛骑驰中涂。” 明 何景明 《鲥鱼》诗:“白日风尘驰驛骑,炎天冰雪护江船。” 清 吴兆骞 《出关》诗:“边楼回首削嶙峋,篳篥喧喧驛骑尘。”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