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客夜》 计拙无衣食,途穷仗友生。

计拙无衣食,途穷仗友生。

意思:考虑笨拙无衣食,路仗朋友。

出自作者[唐]杜甫的《客夜》

全文赏析

【鹤注】宝应元年秋,自绵至梓,时家在成都。秋晚,方迎家再至梓。因秋夜而赋此。

  客睡何曾著,秋天不肯明①,入帘残月影,高枕远江声②。计拙无衣食,途穷仗友生③。老妻书数纸④,应悉未归情。

  (此秋夜有感而作也。上四,客夜之景。下四,客夜之情。《杜臆》:何曾不肯四字,愁怀毕露,所谓愁人知夜长也。五六,正写作客未归之故。【赵汸注】惟夜久,见月残。惟夜静,闻江远。【洪仲注】高枕对入帘,谓江声高于枕上,此以实字作活字用。今按夔州诗:“高峰寒上日,叠岭宿霾云。”寒字亦同此例。衣食仗友生,旧谓依东蜀高适者,非。严武入朝后,适移镇西川,公已携家入梓矣。在梓州时,最善章彝,仗友或指此耶。)

  ①庾信《小园赋》:“异秋天而可悲。”陶潜诗:“晨鸡不肯鸣。”②吴曾《漫录》:张说《深渡驿》诗:“洞房悬月影,高枕听江流。”此用其意。何逊诗:“帘中看月影。”杜审言诗:“江声连骤雨。”③《诗》:“不求友生。”④沈佺期诗:“裁缝忆老妻。”书,乃寄妻之书。葛常之《韵语阳秋》曰:少陵《客夜》诗:“客睡何曾著,秋天不肯明。”

  又《泛江》诗:“山豁何时断,江平不肯流。”不肯二字,含蓄甚佳。与渊明所云“日月不肯迟,四时相催逼”同意。
-----------仇兆鳌 《杜诗详注》-----------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客睡何曾著,秋天不肯明。
卷帘残月影,高枕远江声。
计拙无衣食,途穷仗友生。
老妻书数纸,应悉未归情。
作者介绍 杜甫简介
杜甫(712年—770年),字子美,汉族,本襄阳人,后徙河南巩县。自号少陵野老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与李白合称“李杜”。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,杜甫也常被称为“老杜”。

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,被后人称为“诗圣”,他的诗被称为“诗史”。后世称其杜拾遗、杜工部,也称他杜少陵、杜草堂。

杜甫创作了《春望》《北征》《三吏》《三别》等名作。乾元二年(759年)杜甫弃官入川,虽然躲避了战乱,生活相对安定,但仍然心系苍生,胸怀国事。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,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,从其名作《饮中八仙歌》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。

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,他有“致君尧舜上,再使风俗淳”的宏伟抱负。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,但后来声名远播,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,大多集于《杜工部集》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友生

    读音:yǒu shēng

    繁体字:友生

    意思:
     1.朋友。
      ▶《诗•小雅•常棣》:“虽有兄弟,不如友生。”
      ▶唐·李华《云母泉诗》:“共恨川路永,无由会友生。”
      ▶清·昭槤《啸亭杂录•优容

  • 衣食

    读音:yī shí

    繁体字:衣食

    短语:衣食住行

    英语:back and belly

    意思:I

     1.衣服和食物。泛指基本生活资料。
       ▶《左传•庄

  • 无衣

    引用解释

    1.没有衣着。《诗·秦风·无衣》:“岂曰无衣?与子同袍。”《东观汉记·崔湜传》:“民冬月无衣,积细草而卧其中。” 南朝 宋 王微 《杂诗》:“詎忆无衣苦,但知狐白温。”

    2.指无衣着的穷人。 周咏 《感怀》诗之六:“驱将枵腹填沟壑,鞭尽无衣泣露霜。”

    3.《诗经》《唐风》篇名。《诗·唐风·无衣序》:“《无衣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