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旁兰若冷于秋,迎客开门一比丘。
意思:道旁兰若冷在秋季,迎接客人打开门一个比丘。
出自作者[宋]张耒的《正月十八日四首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《道旁兰若冷于秋,迎客开门一比丘。夜久无人风露冷,空廊饥鼠窃膏油。》以一种简洁而有力的语言,描绘了一幅凄清、荒凉的寺庙场景。
首句“道旁兰若冷于秋,迎客开门一比丘。”描绘了寺庙的荒凉景象,兰若即寺庙的别称,这句诗表达了寺庙在深秋季节的冷清,仿佛比秋天还要更冷。接着,诗人描绘了寺庙迎客的场景,一位和尚打开门迎接客人。这种对比,进一步强调了寺庙的冷清和寂寥。
第二句“夜久无人风露冷,空廊饥鼠窃膏油。”进一步描绘了夜晚寺庙的景象。由于无人来访,寺庙在风露中显得更冷。廊下,饥饿的老鼠在偷吃灯油,进一步增强了寺庙的荒凉感。这两句诗通过视觉、听觉和嗅觉,全方位地展现了寺庙的荒凉和冷清。
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,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凄清、荒凉的寺庙场景。通过对比白天和夜晚、有客来访和无人来访的场景,诗人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无奈和感慨。这种对荒凉环境的描绘,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观察和思考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以一种简洁而有力的语言,通过视觉、听觉和嗅觉等多种感官,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凄清、荒凉的寺庙场景,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无奈和感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