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荆南词》 闻道开征今日事,新丝买了来城市。

闻道开征今日事,新丝买了来城市。

意思:闻道开征今天的事,新丝买了来城市。

出自作者[清]陈维崧的《荆南词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生动描绘农村生活和市井风貌的诗。通过鲜明的形象和流畅的语言,诗人展现了丰富的生活画面,表达了对农民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关怀。 首句“六月荆南闲也未,一月停忙,暂缓官粮比。”描绘了农村在六月时的生活场景,农民们暂时停下了繁忙的农活,因为官粮的征收也暂时停止。这既展现了农村生活的节奏,也反映了农民对官府税收的沉重负担。 接着,“闻道开征今日事,新丝买了来城市。”诗人通过叙述农民为了缴税而卖掉新丝的情景,进一步揭示了农民的艰辛生活。 然后,“不信何花名茉莉,却与农家,白荳花相似。”诗人通过对比茉莉花和农家的白豆花,表达了对农村朴素之美的赞美,同时也展示了农家生活的朴素和艰辛。 最后,“笑煞长桥桥上子,市儿惯取村儿戏。”这句诗通过描绘市井儿童嘲笑农村儿童的游戏,揭示了城市人对农村人的不理解和偏见,表达了诗人对社会不平等现象的深深忧虑。 整首诗用生动的语言和鲜明的形象,描绘了农村生活的场景,表达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农民生活的关怀。同时,通过城市人和农村人的对比,诗人也揭示了社会的不平等现象,表达了深深的忧虑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六月荆南闲也未,一月停忙,暂缓官粮比。
闻道开征今日事,新丝买了来城市。
不信何花名茉莉,却与农家,白荳花相似。
笑煞长桥桥上子,市儿惯取村儿戏。
作者介绍 邵雍简介
陈维崧(1625—1682年),字其年,号迦陵,江苏宜兴人。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,阳羡词派领袖。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。

明熹宗天启五年(1625年),陈维崧出世,幼时便有文名。十七岁应童子试,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。与吴兆骞、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“江左三凤”。与吴绮、章藻功称“骈体三家”。明亡后,科举不第。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,陈维崧亦寓居商丘,与弟同居。顺治十五年(1658年)十一月,陈维崧访冒襄,在水绘庵中的深翠房读书,冒襄派徐紫云(云郎)伴读。

康熙元年(1662年),陈维崧至扬州与王士祯、张养重等修禊红桥。康熙十八年(1679年),举博学鸿词科,授官翰林院检讨。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(1682年),享年五十八岁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开征

    读音:kāi zhǐ

    繁体字:開徵

    英语:levy

    详细释义:开始征收租税。如:『土地增值税从今年下半年开征。』

    造句:

  • 今日

    读音:jīn rì

    繁体字:今日

    英语:today

    意思:
     1.本日;今天。
      ▶《孟子•公孙丑上》:“今日病矣,予助苗长矣。”
      ▶唐·韩愈《送张道士序》:“今日有书至。”

  • 城市

    读音:chéng shì

    繁体字:城市

    短语:城池 垣 城

    英语:town

    意思:人口集中、工商业发达、居民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地区,通常是周围地区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中心。

  • 闻道

    读音:wén dào

    繁体字:聞道

    意思:(闻道,闻道)

     1.领会某种道理。
      ▶《论语•里仁》:“朝闻道,夕死可矣。”
      ▶唐·韩愈《师说》:“闻道有先后,术业有专攻。”
      ▶明·李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