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用解释
1.同“ 竹枝 ”。 清 王士禛 《香祖笔记》卷三:“ 唐 人《柳枝词》专咏柳,《竹枝词》则泛言风土,如 杨廉夫 《西湖竹枝词》之类,前人亦有一二专咏竹者,殊无意致。”
2.同“ 竹枝 ”。 唐 孟郊 《教坊歌儿》诗:“能嘶《竹枝词》,供养绳床禪。”
读音:zhú zhī cí
读音:zhú zhī
繁体字:竹枝
意思: 1.竹子的小枝。 ▶唐·杜甫《示从孙济》诗:“萱草秋已死,竹枝霜不蕃。” ▶唐·刘沧《题古寺》诗:“古寺萧条偶宿期,更深霜压竹枝低。”
读音:yín bǐ
繁体字:吟筆
意思:(吟笔,吟笔)写诗的笔;诗人的笔。 ▶宋·梅尧臣《李少傅郑圃佚老亭》诗:“春禽时弄吭,清景付吟笔。” ▶宋·陈与义《再用迹字韵成一首呈判府》:“尚余烟月债,驱使
读音:zhī cí
繁体字:枝詞
意思:(枝词,枝词)见“枝辞”。
解释:1.见\"枝辞\"。
造句:暂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