窗下有人动不寐,隔墙独听读书声。
意思:窗下有人动不睡,隔着墙独自听读书声。
出自作者[宋]陆文圭的《仲冬雪夜偶书三绝句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《城楼成鼓尽三更,灯射斋窗一黍明。窗下有人动不寐,隔墙独听读书声。》是一首描绘深夜中一位听众在城楼敲鼓后,仍然被书声吸引,无法入睡的情景。诗中运用了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,展现了深夜中的静谧与书声的激昂,形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。
首先,“城楼成鼓尽三更,灯射斋窗一黍明。”这两句诗描绘了深夜的场景,城楼敲鼓已经结束,三更的深夜一片寂静,只有一盏灯在书房的窗前闪烁,照亮了一片。这样的环境为后面的描绘提供了背景,使得书声显得更加突出。
“窗下有人动不寐,隔墙独听读书声。”这两句诗描绘了一位听众被书声吸引,无法入睡的情景。他坐在窗前,听着隔壁传来的读书声,被深深地吸引,无法入睡。这样的描绘充满了情感和温度,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这位听众对知识的渴望和对书声的热爱。
诗中的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,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,展现了深夜中的静谧与书声的激昂,形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。同时,这首诗也表达了对知识的敬仰和追求,鼓励人们在深夜中保持对知识的热爱和追求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是一首富有情感和表现力的佳作,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,展现了深夜中的静谧与书声的激昂,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