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声茅洞晓,云影石房空。
意思:水声茅深通,云影石房空。
出自作者[唐]李建勋的《送喻炼师归茅山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《休粮知几载,脸色似桃红。》是一首描绘隐居生活的诗,它以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,展现了诗人在休粮隐居(即断食修道)多年后的生活状态和心境。
首句“休粮知几载,脸色似桃红。”直接点明诗人已经隐居多年,不再食用世俗的五谷粮食。这句诗通过“休粮”二字,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厌倦和对修道的执着追求。而“脸色似桃红”则描绘了诗人经过长时间的休粮,身体和精神都得到了净化的形象,仿佛桃花般的红润,象征着生命的活力和内在的和谐。
“半醉离城去,单衣行雪中。”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离开城市后的生活场景,半醉的状态和单薄的衣裳都表现出诗人的洒脱和自由。离城、行雪,既描绘了诗人远离尘世的画面,又展现了诗人面对严寒的坚韧和无畏。
“水声茅洞晓,云影石房空。”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隐居之地——茅洞的景象。水声、云影,既表现了环境的静谧和自然之美,又为读者展现了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。石房,即诗人居住的石屋,空无一人,只有云影、水声相伴,更显出环境的清幽和诗人的闲适。
最后,“莫学秦时客,音书便不通。”诗人以秦客为喻,告诫自己不要像他们一样,沉迷于富贵名利而忘却了亲情和友情。这句话既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反思,也表达了他对未来生活的期许,希望自己能够保持内心的纯净和与世无争的态度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,展现了诗人在隐居修道过程中的心境和状态,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世俗的厌倦和对修道的执着追求。整首诗语言优美、意境深远,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佳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