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近故太师左丞相魏国文忠京公挽歌辞三首》 镇蜀双清献,回天再子明。

镇蜀双清献,回天再子明。

意思:镇守蜀地双清献,回天再次阐明。

出自作者[宋]杨万里的《近故太师左丞相魏国文忠京公挽歌辞三首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是对古代两位贤臣的赞美诗,他们镇蜀双清献,回天再子明,他们的行为和品质都令人敬佩。 首句“镇蜀双清献,回天再子明”,诗人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两位贤臣在镇蜀的清廉和智慧,他们能够扭转乾坤,使国家再次走向光明。 “何曾动声色,一笑付权衡”,这两位贤臣从未因个人利益而动声色,他们的一笑付出了权衡和智慧,体现了他们的无私和忠诚。 “临绝缘忧国,平生不近名”,他们即使面临生死关头,也忧心国事,一生不追求名利,体现了他们的高尚品质。 “中兴贤相傅,日月夺光精”,诗人用“中兴贤相傅”来赞美他们为国家复兴所做的贡献,他们的品质如同日月一样夺目。 整首诗通过对两位贤臣的赞美,表达了对忠诚、无私、高尚品质的敬仰之情。同时,也表达了对国家复兴的期待和对贤臣的赞美之情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敬仰之情的诗歌,通过对古代两位贤臣的赞美,表达了对忠诚、无私、高尚品质的敬仰之情。同时,也表达了对国家复兴的期待和对贤臣的赞美之情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镇蜀双清献,回天再子明。
何曾动声色,一笑付权衡。
临绝缘忧国,平生不近名。
中兴贤相傅,日月夺光精。
作者介绍 杨万里简介
杨万里(1127年10月29日—1206年6月15日),字廷秀,号诚斋。汉族江右民系,吉州吉水(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)人。南宋大臣,著名文学家、爱国诗人,与陆游、尤袤、范成大并称“南宋四大家”(又作“中兴四大诗人”)。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“诚斋”二字,故学者称其为“诚斋先生”。

绍兴二十四年(1154年),杨万里登进士第,历仕宋高宗、孝宗、光宗、宁宗四朝,曾任知奉新县、国子博士、广东提点刑狱、太子侍读、秘书监等职,官至宝谟阁直学士,封庐陵郡开国侯。开禧二年(1206年),杨万里病逝,年八十。获赠光禄大夫,谥号“文节”。

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,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,被誉为一代诗宗。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、清新自然,富有幽默情趣的“诚斋体”。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,且以此见长。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、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。著有《诚斋集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双清

    读音:shuāng qīng

    繁体字:雙清

    意思:(双清,双清)

     1.谓思想及行事皆无尘俗气。
      ▶唐·杜甫《屏迹》诗之二:“杖藜从自首,心迹喜双清。”
      ▶仇兆鰲注引杨守阯曰:“心迹双清,言无

  • 子明

    读音:zǐ míng

    繁体字:子明

    意思:
     1.桑树的别名。传说三国·吴·孙权时,永康县有人入山,遇一大龟,即束之而归。“夜泊越里,缆舟于大桑树。宵中,树忽唿龟曰:‘劳乎元绪,奚事尔耶?’龟曰:‘我被拘繫,方见烹臛,虽然尽南

  • 回天

    读音:huí tiān

    繁体字:回天

    英语:save the situation

    意思:(参见迴天)

     1.谓权大势重。
      ▶《后汉书•宦者传•单超》:“其后四侯转横,天下为之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