栋材已灰烬,著意规饱腹。
意思:栋梁材已化为灰烬,著意饱腹计划。
出自作者[宋]陈舜俞的《野烧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以一种激昂的语气,描绘了烧山草的场景,同时也表达了对烧山行为的反思和对未来生态的忧虑。
首段描绘了烧山草的场景,表达了对烧山行为的批判。“急烧山上草,莫顾山下木”表达了烧山行为的急迫性,似乎是在强调必须尽快烧掉山上所有的草,而不能顾及山下的树木。“烧草得地美,欲种来岁粟。”表达了烧草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烧掉杂草,更是为了清理土地,以便来年种植粟米。
二、三段则是对烧山行为的反思和对未来生态的忧虑。“乘风纵巨燎,烈烈遍岩谷。”描述了烧山行为的规模之大,火焰在风中燃烧,蔓延到山谷。“既不问玉石,何暇爱麋鹿。”表达了对烧山行为可能带来的生态破坏的忧虑,对生态平衡的破坏可能使得珍贵的麋鹿和其他动物失去生存环境。
四、五段则是呼吁人们要慎重对待生态问题。“寄谢种粟翁,乘时择嘉谷。”表达了对那些种植粟米的农民的感谢,希望他们能够选择种植那些对环境友好的作物,而不是只考虑产量。“无俾稂莠俱,还见故草绿。”希望他们不要让有害的杂草和有益的草一起被烧掉,而是要保护那些有益的草,让它们再次绿起来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表达了对烧山行为的批判和反思,同时也呼吁人们要重视生态问题,选择对环境友好的生活方式。这首诗不仅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,也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,提醒人们要珍惜自然环境,保护生态平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