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和陈生三首》 若非象外冥心契,宁向环中得意新。

若非象外冥心契,宁向环中得意新。

意思:如果不是象外冥心契,宁向环中得意新。

出自作者[宋]胡寅的《和陈生三首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此道存亡仁不仁,遗编所载岂其真》是一首对道的深入思考和探索的诗。它表达了诗人对道的理解,以及他对道的追求和向往。 首先,诗人在首句中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:“此道存亡仁不仁,遗编所载岂其真”。这里的“此道”可以理解为“道”,也就是宇宙的根本规律,或者是人类追求的终极真理。诗人认为,道的存在与否,与仁不仁并无直接关系,仁义道德只是道的体现之一,而非道的全部。而“遗编所载”则是指前人留下的书籍,诗人认为这些书籍所记载的并非道的全部真实,而是对道的一种解读和诠释。 接下来,诗人通过“象外冥心契,宁向环中得意新”两句表达了对道的追求和理解。这里的“象外”和“环中”可以理解为对道的两种不同的理解和追求方式。“象外”是指超越文字和语言的限制,通过冥想和心灵沟通来与道相契合;“环中”则是指通过文字和语言来理解道,但又不局限于文字和语言的束缚,而是从中领悟新的意义和价值。 在“玉尘有文堪悟道,锦囊无句不藏春”两句中,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道的感悟和理解。这里的“玉尘”和“锦囊”可以理解为对道的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。“玉尘”是指那些具有深刻内涵和哲理的文字和故事,它们能够引导人们深入思考和领悟道;“锦囊”则是指那些华丽的辞藻和诗句,它们虽然看似华丽,但却无法真正表达道的真实意义。诗人认为,无论采用哪种方式,只要能够深入思考和领悟道,就能够从中得到新的感悟和体验。 最后,“箪瓢倘可分留客,更欲闻君一语亲”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道的敬仰和向往之情。诗人认为,如果能够与道相契合,那么即使生活简朴也能感到满足和幸福;同时,他也希望能够与那些同样追求道的人一起交流和探讨,共同领悟道的真谛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道的深入思考和探索,以及对道的追求和理解。它告诉我们,道并非一个固定的实体,而是一个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;同时,我们也应该通过不同的方式去理解和表达道,从而得到新的感悟和体验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此道存亡仁不仁,遗编所载岂其真。
若非象外冥心契,宁向环中得意新。
玉尘有文堪悟道,锦囊无句不藏春。
箪瓢倘可分留客,更欲闻君一语亲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环中

    读音:huán zhōng

    繁体字:環中

    英语:round China

    意思:(环中,环中)

     1.圆环的中心。
      ▶庄子用以比喻无是非之境地。
      ▶《庄子•齐物论》

  • 若非

    读音:ruò fēi

    繁体字:若非

    英语:but that

    意思:如果不是;要不是。
      ▶《后汉书•卓茂传》:“若非公马,幸至丞相府归我。”
      ▶唐·李白《清平调词》之一:“若非群玉山

  • 得意

    读音:dé yì

    繁体字:得意

    短语:洋洋得意 飞黄腾达

    英语:pleased with oneself

    意思:
     1.领会旨趣。
      ▶《庄子•外物》:“言者

  • 象外

    读音:xiàng wài

    繁体字:象外

    英语:idea outside

    意思:
     1.犹物外,物象之外。
      ▶晋·孙绰《游天臺山赋》:“散以象外之说,畅以无生之篇。”
      ▶《三

  • 冥心

    读音:míng xīn

    繁体字:冥心

    意思:
     1.泯灭俗念,使心境宁静。
      ▶《魏书•逸士传序》:“冥心物表,介然离俗,望古独适,求友千龄,亦异人矣。”
      ▶唐·修雅《闻诵法华经歌》:“合目冥心子细听,醍

  • 中得

    读音:zhōng de

    繁体字:中得

    意思:切合。
      ▶汉·王充《论衡•寒温》:“岂喜怒之气,为小发不为大动邪?何其不与行事相中得也。”

    解释:1.切合。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