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较艺将毕呈诸公》 寒食未过春景熟,好同天陌去騑騑。

寒食未过春景熟,好同天陌去騑騑。

意思:寒食未经过春景成熟,喜欢同天陌离腓腓。

出自作者[宋]王珪的《较艺将毕呈诸公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的主题是“文昌宫晨柳”,通过描绘柳的依依、紫泥昏诏墨、风吹红蕊、燕子入玉堂、朱阁杨花飞等景象,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留恋和对离别的感伤。 首句“文昌宫晨柳依依,谁折长条赠我归”,直接描绘了文昌宫前柳树的依依惜别之情,表达了作者即将离去的感伤。接下来的“雨润紫泥昏诏墨,风吹红蕊上朝衣”两句,通过雨润紫泥、风吹红蕊的景象,进一步表达了春天的气息和离别的感伤。 “玉堂燕子应先入,朱阁杨花已半飞”两句,以燕子先入、杨花半飞的景象,进一步强调了春色的短暂和易逝,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留恋。最后两句“寒食未过春景熟,好同天陌去騑騑”中,“寒食未过”暗示离别的时间还未到,“春景熟”则表达了对春天的深深眷恋,“好同天陌去騑騑”则表达了离别在即的感伤。 整首诗以柳为主题,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离别的感伤,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留恋和对离别的感伤。语言优美,意象丰富,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文昌宫晨柳依依,谁折长条赠我归。
雨润紫泥昏诏墨,风吹红蕊上朝衣。
玉堂燕子应先入,朱阁杨花已半飞。
寒食未过春景熟,好同天陌去騑騑。
作者介绍
王珪(1019年—1085年6月12日),字禹玉,北宋名相、著名文学家。祖籍成都华阳,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(今安徽省潜山县)。

仁宗庆历二年(1042年),王珪进士及第,高中榜眼。初通判扬州,召直集贤院。历官知制诰、翰林学士、知开封府等。神宗熙宁三年(1070年),拜参知政事。熙宁九年(1076年),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、集贤殿大学士。元丰五年(1082年),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。元丰六年(1083年),封郇国公。哲宗即位,封岐国公。旋卒于位,年六十七,赠太师,谥文恭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春景

    读音:chūn jǐng

    繁体字:春景

    英语:spring scenery

    近义词: 春色、春光、韶华

    详细释义:春天的景色。如:『她站在阳光下,静静

  • 寒食

    读音:hán shí

    繁体字:寒食

    英语:cold food

    意思:
     1.节日名。在清明前一日或二日。相传春秋时晋文公负其功臣介之推。
      ▶介愤而隐于绵山。
      ▶文公悔悟,烧

  • 同天

    读音:tóng tiān

    繁体字:衕天

    意思:谓共存于人世间。
      ▶《晋书•列女传•王广女》:“吾闻父仇不同天,母仇不同地。”

    解释:1.谓共存于人世间。

  • 騑騑

    读音:fēi fēi

    繁体字:騑騑

    意思:马行走不止貌。
      ▶《诗•小雅•四牡》:“四牡騑騑。”
      ▶毛传:“騑騑,行不止之貌。”
      ▶唐·张说《破阵乐》:“百里火幡焰焰,千行云骑騑騑。”
      ▶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