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送李安赴举》 俗流宁肯饯,良璞不嫌贫。

俗流宁肯饯,良璞不嫌贫。

意思:俗流能否为,优良的玉石不嫌贫。

出自作者[宋]魏野的《送李安赴举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的标题是《野客复何陈,贤侯首荐人》,是一首表达对贤能之人的赞美和祝福的诗。 首先,诗的开头“野客复何陈,贤侯首荐人”表达了诗人对贤能之人受到重视和赏识的感慨。野客,指的是诗人自己,诗人表示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客人,无法与那些受到重用的贤能之人相比。而贤侯,则是对那些有德行、有才能的人的尊称。首荐人,则是对那些首先得到推荐或提拔的人的赞美。这里,诗人通过对比自己和贤能之人,表达了自己对贤能之人的敬仰和羡慕。 其次,“俗流宁肯饯,良璞不嫌贫”两句诗,表达了诗人对世俗之流的蔑视和对良才美质的自信。俗流,指的是那些庸俗之辈,他们不会为贤能之人送行或祝福。而良璞则是对那些有才能、有品质的人的比喻。不嫌贫,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自信和从容的态度,他不为贫穷所困,也不为世俗之流所动。 “棠树离偏晓,函关过已频”两句诗,描绘了诗人对贤能之人离去的感慨和对过往经历的回忆。棠树,是一种象征吉祥的树木,常常被用来比喻贤能之人。离偏晓,则表达了诗人对贤能之人离去的不舍和感慨。函关,指的是函谷关,是古代交通要道,诗人用它来比喻贤能之人曾经走过的道路。过已频,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经历的回忆和感慨。 最后,“花时好消息,佇听向溪滨”两句诗,表达了诗人对贤能之人的美好祝愿和期待。花时,指的是春天花开的季节,是美好希望的象征。好消息,则是对贤能之人未来成功的期待。诗人伫立在溪边,期待着贤能之人传来好消息,表达了对贤能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和期待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敬仰、赞美和祝福的诗,表达了诗人对贤能之人的敬仰和赞美,以及对他们未来的美好祝愿和期待。整首诗语言简练、寓意深刻,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野客复何陈,贤侯首荐人。
俗流宁肯饯,良璞不嫌贫。
棠树离偏晓,函关过已频。
花时好消息,佇听向溪滨。
作者介绍
魏野(960~1019),字仲先,号草堂居士,北宋诗人。他原为蜀地人,后迁居陕州(今河南陕县)。诗效法姚合、贾岛,苦力求工;但诗风清淡朴实,并没有艰涩苦瘦的不足。他一生清贫,却又不随波逐流,为后人称道。代表诗作有《寻隐者不遇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良璞

    读音:liáng pú

    繁体字:良璞

    意思:未经剖取的美玉。常用以比喻未被选用的贤才。
      ▶《后汉书•文苑传下•赵壹》:“陟明旦大从车骑谒造壹……执其手曰:‘良璞不剖,必有泣血以相明者矣!’陟乃与袁逢共称荐之。”
     

  • 宁肯

    读音:nìng kěn

    繁体字:寧肯

    意思:(宁肯,宁肯)

     1.难道不肯,岂肯。
      ▶《后汉书•刘盆子传》:“所以厚诸君者,非欲求利,徒以县宰不道,枉杀吾子,欲为报怨耳。诸君宁肯哀之乎?”晋·干宝《搜神记

  • 俗流

    读音:sú liú

    繁体字:俗流

    意思:
     1.流行的习俗。
      ▶南朝·宋·谢镇之《与顾道士书》:“但久迷生死,随染俗流,蹔失正路,未悟前觉耳。”
     
     2.庸俗,不高雅。
      ▶《旧唐书•柳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