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古歌》 荆和当路泣,良璞为谁明。

荆和当路泣,良璞为谁明。

意思:荆和路旁哭泣,优良的玉石是谁第二。

出自作者[明]高叔嗣的《古歌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沉的哀怨与感慨,融入了古人对才华被埋没、真理被忽视的悲哀。首联“荆和当路泣,良璞为谁明”中,“荆和”是指和氏璧,此处用以比喻优秀人才或珍贵的事物。“当路泣”形象描绘了瑰宝被忽视、遗弃的悲伤场景,“良璞为谁明”则进一步表达了珍贵的事物却无人赏识的无奈。 颔联“茫然大楚国,白日失兼城”中,“茫然”表达了无知、不明事理的状态,“大楚国”暗指广阔的社会或国家,“白日失兼城”则形象描绘了失去光明的景象,进一步强调了珍贵事物被埋没的悲哀。 颈联“燕石十袭重,鱼目一笑轻”中,“燕石”指伪造的玉石,“鱼目”则指混珠的鱼眼。这两句表达了伪劣的事物却受到重视,而真正有价值的事物却被轻视的社会现象。 尾联“古来共感叹,今予益吞声”中,“古来共感叹”表达了这种悲哀不是个别的,而是自古以来普遍存在的。“今予益吞声”则表达了诗人面对这种现象,欲言又止,无法直言的无奈与悲哀。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,表达了才华被埋没、真理被忽视的悲哀,对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刻的讽刺和批评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荆和当路泣,良璞为谁明。
茫然大楚国,白日失兼城。
燕石十袭重,鱼目一笑轻。
古来共感叹,今予益吞声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良璞

    读音:liáng pú

    繁体字:良璞

    意思:未经剖取的美玉。常用以比喻未被选用的贤才。
      ▶《后汉书•文苑传下•赵壹》:“陟明旦大从车骑谒造壹……执其手曰:‘良璞不剖,必有泣血以相明者矣!’陟乃与袁逢共称荐之。”
     

  • 当路

    读音:dāng lù

    繁体字:噹路

    英语:block the way

    意思:(当路,当路)

     1.挡路;阻碍通行。
      ▶《墨子•号令》:“务色谩正,淫嚣不静,当路尼众,舍事后就

  • 荆和

    读音:jīng hé

    繁体字:荊和

    意思:(荆和,荆和)

     1.指春秋时楚人卞和。
      ▶汉·刘向《九叹•惜贤》:“晋·申生之离殃兮,荆·和氏之泣血。”
      ▶晋·葛洪《抱朴子•名实》:“故琼瑶俟荆和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