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送慈州茅主簿入道》 儒冠不戴戴星冠,人生荣华作梦看。

儒冠不戴戴星冠,人生荣华作梦看。

意思:儒生的帽子不戴戴星冠,人的一生荣耀作梦看。

出自作者[宋]黄庚的《送慈州茅主簿入道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的主题是追求超脱尘世、追求道家思想的境界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,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荣华、官场名利、神仙传说等主题的独特见解。 首联“儒冠不戴戴星冠,人生荣华作梦看”,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儒家的冠冕堂皇的否定,认为儒冠并不能使人真正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越,反而让人沉迷于世俗的荣华富贵,如同梦境一般短暂而虚幻。这一联通过对比和反讽的手法,揭示了世俗价值观的虚妄和不足。 颔联“谱出三茅终得道,趣同五柳早休官”,借用道教传说中的三茅真人和五柳先生的典故,表达了诗人对道家思想的向往和追求。他认为,只有通过修行和领悟,才能达到真正的道家境界,摆脱世俗的束缚和困扰。这一联通过对比官场和道家生活的不同,强调了道家思想的自由和超脱。 颈联“月寒缑岭来笙鹤,春蔼慈州忆枳鸾”,运用了神仙传说的意象,表达了诗人对道家神仙境界的向往和追求。他想象自己在月寒缑岭的地方,与笙鹤同游,享受着清净无为的仙境;在春蔼慈州的地方,回忆着枳鸾的传说,向往着神仙伴侣的生活。这一联通过优美的意象和丰富的想象,展现了诗人对道家思想的向往和追求。 最后一句“笑指方壶最深处,凌空霞佩玉珊珊”,以方壶仙境作为结尾,表达了诗人对道家思想最高境界的向往。方壶仙境是道家传说中的一个神秘境界,代表着超脱尘世的仙境。诗人笑指方壶,表示他已经找到了通往这个仙境的道路,身姿凌空,衣带飘飘,如同仙女一般美丽动人。这一句通过描绘诗人已经达到的道家最高境界,表达了诗人对道家思想的深深敬仰和感激之情。 整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,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荣华、官场名利、神仙传说等主题的独特见解。同时,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由、超脱、清净无为等道家思想的向往和追求。整首诗语言优美,意象丰富,是一首富有哲理和艺术感染力的佳作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儒冠不戴戴星冠,人生荣华作梦看。
谱出三茅终得道,趣同五柳早休官。
月寒缑岭来笙鹤,春蔼慈州忆枳鸾。
笑指方壶最深处,凌空霞佩玉珊珊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荣华

    读音:róng huá

    繁体字:榮華

    英语:high honour

    意思:(荣华,荣华)
    I

     1.草木茂盛、开花。
       ▶《荀子•王制》:“草木荣华滋硕之时,则斧斤不

  • 星冠

    读音:xīng guān

    繁体字:星冠

    意思:道士的帽子。
      ▶唐·戴叔伦《汉宫人入道》诗:“萧萧白髮出宫门,羽服星冠道意存。”
      ▶元·石子章《竹坞听琴》第四摺:“﹝你﹞为甚么也丢了星冠,脱了道服?”清·纪昀《阅

  • 人生

    读音:rén shēng

    繁体字:人生

    英语:(n) life

    意思:
     1.人出生;人类产生。
      ▶《礼记•曲礼上》:“人生十年曰幼,学。”
      ▶明·刘基《医说赠马复初》:“

  • 儒冠

    读音:rú guān

    繁体字:儒冠

    意思:
     1.古代儒生戴的帽子。
      ▶《史记•郦生陆贾列传》:“沛公不好儒,诸客冠儒冠来者,沛公辄解其冠,溲溺其中。”
      ▶唐·韩愈《送侯参谋赴河中幕》诗:“犹思脱儒冠,

  • 不戴

    读音:bù dài

    繁体字:不戴

    意思:“不共戴天”的略语。
      ▶宋·叶适《上殿札子》:“置不戴之仇而广兼爱之义,自为虚弱,既已久矣。”

    造句:我要是不戴眼镜十分近视

  • 戴星

    读音:dài xīng

    繁体字:戴星

    意思:
     1.顶着星星。喻早出或晚归。
      ▶唐·王绩《答冯子华处士书》:“或时与舟人渔子方潭并钓,俯仰极乐,戴星而归。”
      ▶宋·苏轼《将至筠先寄迟适远三犹子》诗:“对

  • 生荣

    读音:shēng róng

    繁体字:生榮

    意思:(生荣,生荣)

     1.犹表彰。生,通“旌”。
      ▶《管子•侈靡》:“章明之毋灭,生荣之毋失。”
      ▶郭沫若等集校:“‘生’字假为‘旌’。”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