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乌鲁木齐杂诗之风土 其七》 头白蕃王年八十,不知春雨长禾苗。

头白蕃王年八十,不知春雨长禾苗。

意思:头白蕃王八十岁,不知道春雨长庄稼。

出自作者[清]纪昀的《乌鲁木齐杂诗之风土 其七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山田龙口引泉浇,泉水惟凭积雪消。
头白蕃王年八十,不知春雨长禾苗。》以其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哲理,展现出一种朴素而深刻的乡村生活场景。 首句“山田龙口引泉浇”,诗人以形象生动的描绘,将山田的景象展现得淋漓尽致。龙口引泉,意味着山间有一处泉眼,源源不断地流出清冽的泉水,为山田的农作物提供灌溉。这一描绘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,仿佛读者已经置身于那片山田之中。 “泉水惟凭积雪消”一句,诗人进一步深化了对泉水的描绘。积雪象征着冬天的寒冷,而泉水则是春天的象征。这句诗表达了春天随着冬天的结束而到来的哲理,同时也暗示了农民的辛勤劳动和付出。 “头白蕃王年八十”,这句诗以一个典型的农耕生活场景——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作为主角,进一步深化了诗歌的主题。这位年迈的老人象征着乡村生活的智慧和经验,他见证了岁月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。他虽然年事已高,但依然充满活力,不知疲倦地耕耘着土地,为丰收而努力。 “不知春雨长禾苗”,这句诗表达了老人的乐观和豁达。他虽然年事已高,但依然对生活充满希望和期待。他不知道春雨的到来,但他相信春雨过后,禾苗会长得更茂盛。这句诗也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农民的敬意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哲理,展现了乡村生活的朴素和美好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敬意和对生活的热爱。这首诗的语言质朴自然,寓意深刻,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山田龙口引泉浇,泉水惟凭积雪消。
头白蕃王年八十,不知春雨长禾苗。
作者介绍 纪昀简介
纪昀(1724.7.26-1805.3.14),字晓岚,一字春帆,晚号石云,道号观弈道人,直隶献县(今河北沧州市)人。清代政治家、文学家,乾隆年间官员。历官左都御史,兵部、礼部尚书、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管国子监事致仕,曾任《四库全书》总纂修官。

纪昀学宗汉儒,博览群书,工诗及骈文,尤长于考证训诂。任官50余年,年轻时才华横溢、血气方刚,晚年的内心世界却日益封闭。其《阅微草堂笔记》正是这一心境的产物。他的诗文,经后人搜集编为《纪文达公遗集》。

嘉庆十年(公元1805)二月,纪昀病逝,因其“敏而好学可为文,授之以政无不达”(嘉庆帝御赐碑文),故卒后谥号文达,乡里世称文达公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春雨

    读音:chūn yǔ

    繁体字:春雨

    英语:spring rain

    意思:
     1.春天的雨。
      ▶《庄子•外物》:“春雨日时,草木怒生。”
      ▶唐·方干《水墨松石》诗:“垂地寒云

  • 禾苗

    读音:hé miáo

    繁体字:禾苗

    英语:(n) rice seedling

    意思:
     1.谷类作物的幼苗。
      ▶《晏子春秋•谏下二》:“不为草木伤禽兽,不为野草伤禾苗。”
      

  • 蕃王

    读音:fān wáng

    繁体字:蕃王

    意思:
     1.封建王朝分封的侯王。蕃,通“藩”。
      ▶《后汉书•郑众传》:“太子储君,无外交之义,汉有旧防,蕃王不宜私通宾客。”
      ▶晋·潘尼《释奠颂》序:“天子乃命内

  • 十不

    读音:shí bù

    繁体字:十不

    意思:《宋史•选举志一》:“是年,诸州所荐士数益多,乃约周·显德之制,定诸州贡举条法及殿罚之式:进士‘文理纰缪’者殿五举,诸科初场十‘不’殿五举,第二、第三场十‘不’殿三举,第一至第三场九‘不’并殿一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