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江口遇刘纠曹赴鄂州寄张大卿》 已知清音通九霄,定应悔说蕲州竹。

已知清音通九霄,定应悔说蕲州竹。

意思:已经知道清音通九霄,应决定后悔说薪州竹。

出自作者[宋]梅尧臣的《江口遇刘纠曹赴鄂州寄张大卿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我同陶渊明,远忆颜光禄》是一首深情的诗,它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和颜光禄的深深怀念。诗中描绘了诗人饮酒、醉卧江边、回忆故人的场景,同时也表达了对故人境况不佳的同情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。 诗的前半部分,诗人通过描绘自己与陶渊明、颜光禄的相似之处,表达了对他们的向往和怀念。诗人得钱便去酒家饮酒,醉卧江边,这种生活与陶渊明的“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”的生活有异曲同工之妙。 诗的后半部分,诗人通过描述故人的困境和美好事物的消逝,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怀念。诗人对篱根枯死的佳花菊的惋惜,对孤鸿飞去、鹦鹉洲上佳花凋零的感叹,都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深深眷恋。 此外,诗中还表达了对使君的批评和对清音的赞美。诗人认为使君不应将笛子吹奏在城上,因为武昌老人已经听够了。这暗示了使君缺乏对民生的关注和同情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清音的赞美,认为只有真正懂得欣赏清音的人,才能真正理解蕲州竹的美妙之处。 整首诗情感深沉,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怀念,以及对使君的批评和对清音的赞美。这首诗是一首深情而感人的诗篇,值得一读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我同陶渊明,远忆颜光禄。
得钱留酒家,醉卧江芜绿。
故人已贵身独贱,篱根枯死佳花菊。
孤鸿飞去鹦鹉洲,寄声高楼谢黄鹄。
使君本是洛阳人,尝怜酩酊铜驼曲。
休将玉笛城上吹,武昌老人听不足。
已知清音通九霄,定应悔说蕲州竹。
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
梅尧臣(1002年5月31日—1060年5月27日),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汉族,宣州宣城(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)人。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,给事中梅询从子。

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,历镇安军节度判官。于皇祐三年(1051年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嘉祐五年(1060年),梅尧臣去世,年五十九。

梅尧臣少即能诗,与苏舜钦齐名,时号“苏梅”,又与欧阳修并称“欧梅”。为诗主张写实,反对西昆体,所作力求平淡、含蓄,被誉为宋诗的“开山祖师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。另有《宛陵先生集》及《毛诗小传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九霄

    读音:jiǔ xiāo

    繁体字:九霄

    英语:highest heavens

    意思:
     1.天之极高处;高空。
      ▶晋·葛洪《抱朴子•畅玄》:“其高则冠盖乎九霄,其旷则笼罩乎八隅。”

  • 清音

    读音:qīng yīn

    繁体字:清音

    短语:基音 主音 喉音 中音 双唇音 舌音 半音 唇音 谐音 译音 高音 杂音 复音 边音 读音 滑音 重音 鼻音 嗓音 颤音 响音 低音 尖音 泛音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