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浔阳宴别 此后忠州路上作。》 暮景牵行色,春寒散醉颜。

暮景牵行色,春寒散醉颜。

意思:晚上景牵行颜色,春寒散醉颜。

出自作者[唐]白居易的《浔阳宴别 此后忠州路上作。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鞍马军城外,笙歌祖帐前》通过对诗人离开军城,乘潮出发,冒雪离别庐山,踏上旅程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的离愁别绪和对家乡的思念。 首联“鞍马军城外,笙歌祖帐前”,诗人离开军城,踏上新的旅程,笙歌和祖帐表达了离别的氛围和亲友的惜别之情。这一联通过描绘离别的场景,表达了诗人的离愁别绪和对离别的无奈。 颔联“乘潮发湓口,带雪别庐山”,诗人乘潮出发,带着雪离别庐山,进一步描绘了离别的场景和诗人的心情。这一联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诗人的动作,表达了诗人的不舍和离别之痛。 颈联“暮景牵行色,春寒散醉颜”,诗人行色匆匆,暮色中赶路,春寒中酒意未消,表达了诗人的疲惫和无奈。这一联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诗人的状态,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离愁别绪和对家乡的思念。 尾联“共嗟炎瘴地,尽室得生还”,诗人感叹南方炎热的瘴气之地,全家能够平安生还,表达了诗人的庆幸和感激之情。这一联通过描绘家乡的美好和诗人的心情,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亲人的感激之情。 整首诗通过对诗人离别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的离愁别绪和对家乡的思念。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,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。同时,这首诗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鞍马军城外,笙歌祖帐前。
乘潮发湓口,带雪别庐山。
暮景牵行色,春寒散醉颜。
共嗟炎瘴地,尽室得生还。
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

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行色

    读音:xíng sè

    繁体字:行色

    短语:征候 征象 蛛丝马迹 形迹 迹象 征

    英语:circumstances in which people get things ready for a trip

  • 春寒

    读音:chūn hán

    繁体字:春寒

    造句: >查看更多春寒造句

  • 暮景

    读音:mù jǐng

    繁体字:暮景

    英语:dusk scene

    意思:
     1.傍晚的景象。
      ▶唐·杜牧《题敬爱寺楼》诗:“暮景千山雪,春寒百尺楼。”
      ▶唐·灵一《自大林与韩

  • 醉颜

    读音:zuì yán

    繁体字:醉顏

    意思:(醉颜,醉颜)
    醉后的面色。
      ▶唐·白居易《浔阳宴别》诗:“暮景牵行色,春寒散醉颜。”
      ▶宋·欧阳修《定风波》词:“把酒花前欲问他。对花何吝醉颜酡。”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