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六月十四日病中感怀(《七十行戍稿》)》 七十余生已白头,明明律例许归休。

七十余生已白头,明明律例许归休。

意思:七十多位已经白了头,明律条例允许回家休息。

出自作者[明]杨慎的《六月十四日病中感怀(《七十行戍稿》)》

全文创作背景

《六月十四日病中感怀(《七十行戍稿》)》是明朝诗人杨慎在晚年病中所写的一首诗,反映了他的生活境遇和内心感慨。其创作背景主要与杨慎的政治生涯和人生经历有关。杨慎作为明朝的状元和著名文人,在政治斗争中遭受挫折,被贬谪到云南,而他的父亲杨廷和也曾是明朝的首辅。在云南期间,杨慎游历各地,了解民风民情,并积极创作诗歌,表达了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。这首诗是他在病中所写,抒发了他对故乡和家人的思念,以及对自己一生遭遇的悲慨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七十余生已白头,明明律例许归休。
归休已作巴江叟,重到翻为滇海囚。
迁谪本非明主意,网罗巧中细人谋。
故园先陇痴儿女,泉下伤心也泪流。
作者介绍 徐渭简介
杨慎(1488年12月8日—1559年8月8日),字用修,初号月溪、升庵,又号逸史氏、博南山人、洞天真逸、滇南戍史、金马碧鸡老兵等。四川新都(今成都市新都区)人,祖籍庐陵。明代著名文学家,明代三才子之首,东阁大学士杨廷和之子。

杨慎于正德六年(1511年)状元及第,官翰林院修撰,参与编修《武宗实录》。武宗微行出居庸关,上疏抗谏。世宗继位,复为翰林修撰,任经筵讲官。嘉靖三年(1524年),因“大礼议”受廷杖,谪戍于云南永昌卫。曾率家奴助平寻甸安铨、武定凤朝文叛乱,此后虽往返于四川、云南等地,仍终老于永昌卫。嘉靖三十八年(1559年),杨慎卒于戍所,年七十二。明穆宗时追赠光禄寺少卿,明熹宗时追谥“文宪”,世称“杨文宪”。

杨慎在滇南三十年,博览群书。明代记诵之博,著述之富,推杨慎为第一。他又能文、词及散曲,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。其诗沉酣六朝,揽采晚唐,创为渊博靡丽之词,造诣深厚,独立于当时风气之外。著作达四百余种,后人辑为《升庵集》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律例

    读音:lǜ lì

    繁体字:律例

    英语:laws

    意思:
     1.法律条文及其成例。律指法律的正文,例是补充律文之不足而设的条例或例案。
      ▶明·沈鲸《双珠记•协谋诬讼》:“依律例,为犯魁。

  • 白头

    读音:bái tóu

    繁体字:白頭

    短语:老朽 老 行将就木 苍老 早衰 朽迈 年老 大年 老弱病残 衰老 老态龙钟 上年纪 老迈

    英语:hoary head

  • 余生

    读音:yú shēng

    繁体字:餘生

    英语:survival

    意思:(余生,余生)

     1.犹残生。指晚年。
      ▶南朝·宋·谢灵运《君子有所思行》:“余生不欢娱,何以竟暮归。”<

  • 头明

    读音:tóu míng

    繁体字:頭明

    意思:(头明,头明)
    天亮前不久。徐光耀《平原烈火》十六:“头明,一小队转移到东丁村住下了。”

    解释:1.天亮前不久。

    详细释

  • 归休

    读音:guī xiū

    繁体字:歸休

    意思:(归休,归休)

     1.回家休息。
      ▶《庄子•逍遥游》:“归休乎君,予无所用天下为!”
      ▶《汉书•孔光传》:“沐日归休,兄弟妻子燕语,终不及朝省政事。”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