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时听雄辨,几柄换庭松。
意思:什么时候听雄辨,有权力换庭院松。
出自作者[宋]文同的《大慈交师演古轩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的标题是《万法一轩中,周回百座容》,它是一首描绘寺庙生活的诗。通过对寺庙中日常生活的描绘,诗人向我们展示了一种宁静、和谐、虔诚的生活方式。
首联“曲燃薝卜久,横揭贝多重”,诗人以寺庙中的香料——薝卜为引子,描述了寺庙的建筑风格和环境。薝卜是一种香料,燃烧时散发出浓郁的香气。在这里,它被描述为“曲燃”,即燃烧时间久,暗示寺庙的香火不断,信徒众多。而“横揭贝多重”则描绘了寺庙的建筑风格,横梁上挂着许多贝叶经,象征着寺庙的宗教信仰和文化底蕴。
颔联“信士供晨钵,门人集午钟”,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寺庙的日常生活。早晨,信士们供奉早餐,寺庙中的弟子们则在中午时分聚集在钟声中。这些细节描绘出寺庙生活的和谐与秩序,同时也体现了寺庙与信徒之间的紧密联系。
颈联“何时听雄辩,几柄换庭松”,诗人开始转向对寺庙中一位智者的描绘。这位智者或许是寺庙的住持,或许是一位有学问的僧人。他善于雄辩,能够用智慧和言辞启迪人心。而庭院的松树则象征着寺庙的庄严和永恒。诗人想象有一天能听到智者的雄辩,并希望用几柄新换的庭松来纪念这一时刻。
总体来看,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宁静、和谐、虔诚的寺庙生活。通过对寺庙建筑、日常生活、智者的想象等细节的描绘,诗人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的赞美和对智慧的向往。同时,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宗教信仰的尊重和对人性的关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