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钓矶》 汉节世闻风,羊裘人尽识。

汉节世闻风,羊裘人尽识。

意思:汉朝的符节世人听见风,羊裘人全都认识。

出自作者[宋]赵蕃的《钓矶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公为浙东行,曾憩桐江碧。
汉节世闻风,羊裘人尽识》是一首对桐江碧山隐居者的赞美诗。诗中描绘了一位身着汉节、世传风范、羊裘垂钓的隐者形象,表达了对这位隐士高尚品格的敬仰之情。 首句“公为浙东行,曾憩桐江碧”,诗人以简洁的笔墨描绘了这位隐者曾在此地停留的场景。通过“浙东行”可以推测这位隐者可能是位地方官员,他在巡视或公务结束后,选择在桐江碧山停留休憩。 “桐江碧”是诗中的地点,描绘了碧绿如玉的桐江山水,给人以清新秀美的感觉。这里的环境幽静,山水相依,正是隐居的好去处。 “汉节世闻风”,描绘了隐者身着汉节,展现出他正直高洁的品格。汉节是古代官吏身份的象征,代表着威严与权力。而隐者选择身着汉节,更显其与众不同,世传风范的高尚品质。 “羊裘人尽识”一句,诗人以羊裘自喻,表达了对这位隐者的敬仰之情。羊裘是渔夫常用的衣物,代表着淡泊名利、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。诗人通过“人尽识”表达了对这位隐者高尚品格的赞美,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这位隐者的敬仰之情。 整首诗通过对桐江碧山隐居者的赞美,表达了对高尚品格的敬仰之情。诗人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和对隐者形象的刻画,展现了这位隐者的独特魅力,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淡泊名利、正直高洁品格的向往和追求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公为浙东行,曾憩桐江碧。
汉节世闻风,羊裘人尽识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闻风

    读音:wén fēng

    繁体字:聞風

    意思:(闻风,闻风)

     1.听到音讯或传闻。
      ▶唐·刘禹锡《平蔡州》诗之三:“四夷闻风失匕箸,天子受贺登高楼。”
      ▶《前汉书平话》卷上:“灭楚以来,四海安

  • 汉节

    读音:hàn jié

    繁体字:漢節

    意思:(汉节,汉节)

     1.汉天子所授予的符节。
      ▶《史记•吴王濞列传》:“臣非敢求有所将,愿得王一汉节,必有以报王。”
      ▶宋·曾巩《庭桧呈蒋颖叔》诗:“汉

  • 风羊

    读音:fēng yáng

    繁体字:風羊

    意思:(风羊,风羊)
    将羊杀死后,不退毛,不剥皮,只把五脏取出,将五香盐料放进肚里,风干,叫做“风羊”。
      ▶《红楼梦》第五三回:“家汤羊二十个,家风羊二十个。”
      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