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失意书怀呈知己》 直道何由启圣君,非才谁敢议论文。

直道何由启圣君,非才谁敢议论文。

意思:直道如何开启你,不是有谁敢议论文。

出自作者[唐]马戴的《失意书怀呈知己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直道何由启圣君,非才谁敢议论文》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,表达了诗人对人生、道德、事业等问题的思考和感悟。 首句“直道何由启圣君”表达了诗人对公正之道难以启发的感慨。这里的“直道”可以理解为公正无私、符合道义的原则,而“圣君”则代表了明智、公正的统治者。诗人感叹,即使遵循公正之道,也难以感动圣君,反映出社会现实的无奈。 “非才谁敢议论文”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自知之明和谦逊态度。诗人认识到自己并非天才,不足以说服和影响圣君,因此不敢妄自尊大,而是选择谦虚地讨论文章。 接下来的几句诗,“心存黄箓与丹诀”和“家忆青山与白云”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理想和追求。黄箓和丹诀可以理解为道教的修炼方法,诗人心中存有这些学问,表明他对精神世界的追求。而“家忆青山与白云”则表达了对自然、清静生活的向往,诗人思念着青山白云,暗示了对简单、纯朴生活的向往。 “麋鹿幽栖闲可近”和“鸳鸾高举势宜分”是两个比喻,前者将诗人比作悠闲的麋鹿,接近自然,后者将诗人与追求功名利禄的人区别开来,强调了高远的志向。 最后,“微生不学刘琨辈,剑刃相交拟立勋”表达了诗人对低调生活的选择,不追求权势和功名,而是选择像剑刃相交那样公平正直地立勋。这里用刘琨比喻那些追求权势和功名的人,表达了诗人的不同选择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、道德、事业等问题的深刻思考和感悟。通过对公正之道难以感动圣君、对精神世界和自然生活的追求、以及对低调生活的选择等问题的阐述,展现了诗人的智慧和人格魅力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直道何由启圣君,非才谁敢议论文。
心存黄箓与丹诀,家忆青山与白云。
麋鹿幽栖闲可近,鸳鸾高举势宜分。
微生不学刘琨辈,剑刃相交拟立勋。
作者介绍
马戴(799—869),字虞臣,唐定州曲阳(今河北省曲阳县,一说江苏省东海县或陕西省华县)人。晚唐时期著名诗人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圣君

    读音:shèng jūn

    繁体字:聖君

    意思:(圣君,圣君)

     1.犹圣主。
      ▶《管子•任法》:“圣君任法而不任智,任数而不任说,任公而不任私,任大道而不任小物,然后身佚而天下治。”
      ▶《荀子

  • 直道

    引用解释

    1.古道路名。(秦始皇)三十五年(公元前二百一十二年)命 蒙恬 开筑,北起 九原 (今 内蒙古 包头市 西北),南至 云阳 (今 陕西 淳化 西北),是联结 关中 平原与 河套 地区的主要通道。《史记·蒙恬列传论》:“吾适北边,自 直道 归,行观 蒙恬 所为 秦 筑 长城 亭障,堑山堙谷,通 直道 ,固轻百姓力矣。”《新民晚报》198

  • 议论文

    引用解释

    以剖析、论证事物的本质和规律,提高读者理性认识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文体。 清 平步青 《霞外攟屑·斠书·二十四史月日考》:“近人议论文尚多可採,敍事则墨守 桐城 家法。” 夏丏尊 叶圣陶 《文心》二十:“这就不成为小说而是一篇议论文,那些故事只处于议论文‘论断’的‘例证’的地位了。”

    读音:yì lùn

  • 何由

    读音:hé yóu

    繁体字:何由

    意思:亦作“何繇”。
     
     1.从何处,从什么途径。
      ▶《楚辞•天问》:“上下未形,何由考之?”汉·王褒《四子讲德论》:“僕虽嚚顽,愿从足下。虽然,何由而自达哉!”唐·王昌

  • 论文

    读音:lùn wén

    繁体字:論文

    短语:舆论

    英语:thesis

    意思:(论文,论文)

     1.评论文人及其文章。
      ▶三国·魏·曹丕有《典论•论文》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