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过刘季孙》 未嫌清浊各有携,匪报琼瑶以为好。

未嫌清浊各有携,匪报琼瑶以为好。

意思:不嫌清浊各有带,不是报答琼瑶认为好。

出自作者[宋]晁补之的《过刘季孙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勤劳的官吏,在春季修复堤坝的场景。他忙碌于公务,尽管清贫,却仍然尽职尽责。诗中通过描绘梨花如雪的美景,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,同时也展示了官吏的坚韧和忠诚。 首联“刘侯岁覆春堤料,居不曾闲须我劳。”描绘了刘侯每年春天都要负责修复堤坝的材料,而他自己也从未闲暇,需要辛劳工作。这展示了官吏的勤劳和尽职尽责。 颔联“未嫌清浊各有携,匪报琼瑶以为好。”进一步描绘了官吏不嫌清贫,携带着清浊不同的物品,不是为了报答琼瑶美玉,而是出于职责所在。这突出了他的清廉和忠诚。 颈联“吏诃单绞自可更,儿笑接罹从复倒。”描绘了官吏受到诃责,但仍然能够自我更正,而儿童们则笑着接应,倒下了又重新站起来。这展示了官吏的坚韧和乐观精神。 尾联“为怜徒步此青袍,重忆归来着黄帽。”表达了作者对官吏徒步工作所穿的青袍的怜惜,同时回忆起自己归乡时所戴的黄帽。这展示了作者对官吏的同情和理解。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,展示了官吏勤劳、忠诚、清廉和坚韧的品质,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刘侯岁覆春堤料,居不曾闲须我劳。
未嫌清浊各有携,匪报琼瑶以为好。
吏诃单绞自可更,儿笑接罹从复倒。
为怜徒步此青袍,重忆归来着黄帽。
官忙未向林野疏,时清不废诗书傲。
梨花如雪许重寻,秋实垂墙晚方到。
作者介绍 晁补之简介
晁补之(公元1053年—公元1110年),字无咎,号归来子,汉族,济州巨野(今属山东巨野县)人,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。为“苏门四学士”(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、秦观、张耒)之一。曾任吏部员外郎、礼部郎中。工书画,能诗词,善属文。与张耒并称“晁张”。其散文语言凝练、流畅,风格近柳宗元。诗学陶渊明。其词格调豪爽,语言清秀晓畅,近苏轼。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。著有《鸡肋集》、《晁氏琴趣外篇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琼瑶

    读音:qióng yáo

    繁体字:瓊瑤

    英语:Qiongyao

    意思:(琼瑶,琼瑶)

     1.美玉。
      ▶《诗•卫风•木瓜》:“投我以木桃,报之以琼瑶。”
      ▶毛传:“

  • 以为

    读音:yǐ wéi

    繁体字:以為

    短语:当 道 看

    英语:consider (that)

    意思:(以为,以为)

     1.认为。
      ▶《左传•僖公二十

  • 清浊

    读音:qīng zhuó

    繁体字:清濁

    英语:pure and impure

    意思:(清浊,清浊)

     1.清水与浊水。
      ▶《诗•邶风•谷风》“泾以渭浊”毛传:“泾·渭相入而清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