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人剩伐南山石,大刻详书德政碑。
意思:什么人剩下伐南山石,大刻详细记载德政碑。
出自作者[宋]喻良能的《送师相陈大观文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是赞美一个治理有方的国家,其宁静和谐、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景象。诗中描绘了人民安居乐业,社会秩序井然,草木欣欣向荣的场景。
首句“化国熙熙日自迟”,化国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,熙熙形容其繁荣、和乐的样子。这句诗表达了国家治理得当,人民安居乐业,日子过得安稳和谐,自然显得缓慢而从容。
“棠阴无讼草含滋”一句,借用了古代名吏召穆公的棠树阴下听讼的故事,用以形容该国(或地区)社会秩序井然,人民和睦,没有争讼,草木欣欣向荣。
“何人剩伐南山石,大刻详书德政碑”两句,表达了对该国(或地区)人民对治理者德政的赞扬和敬仰。他们不希望有人去破坏这种美好的景象,而是希望将这种德政刻在石头上,让更多的人知道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治理有方的国家(或地区)的景象,表达了对和谐、安宁、繁荣的向往和赞美。同时,也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社会秩序的追求和对人民安居乐业的关心。
这首诗的语言简练、寓意深远,通过描绘具体的景象和人物行为,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和追求。同时,也体现了诗人对人民生活的关心和对社会秩序的关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