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七言四韵十六首》 已知永寿齐天地,烦恼无由更上心。

已知永寿齐天地,烦恼无由更上心。

意思:已经知道永寿齐天地,烦恼无法再上心。

出自作者[宋]张伯端的《七言四韵十六首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好把真铅著意寻,莫教容易度光阴》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,它以炼丹术为背景,阐述了人生应该如何把握时光,追求真知,不断努力,以达到永寿齐天地、无烦恼的境界。 首两句“好把真铅著意寻,莫教容易度光阴”,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珍视和对光阴流逝的警惕。“真铅”在此处是炼丹术中的一种说法,指代真正的知识和真理。诗人强调要用心寻找真正的知识和真理,不要轻易地度过光阴,而要尽可能地利用时光去追求和探索。 接下来的两句“但将地魄擒朱汞,自有天魂制水金”,进一步阐述了炼丹术的原理和方法。在这里,“地魄”和“天魂”是炼丹术中常用的术语,分别代表了精神和物质,而“朱汞”则是指红色的汞,也就是红色的金属元素。诗人教导我们要掌握炼丹的技巧,将精神与物质相结合,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和力量。 诗的最后两句“可谓道高龙虎伏,堪言德重鬼神钦。已知永寿齐天地,烦恼无由更上心。”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已经达到了超越生死的境界,他的道德和智慧已经得到了鬼神的敬仰。他已经掌握了生命的真谛,无需再为烦恼所困扰。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智慧的深刻理解,以及对人生的豁达态度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以炼丹术为背景,通过阐述人生应该如何把握时光、追求真知、不断努力以达到超越生死的境界,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智慧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的豁达态度。这首诗语言简练、寓意深刻,值得一读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好把真铅著意寻,莫教容易度光阴。
但将地魄擒朱汞,自有天魂制水金。
可谓道高龙虎伏,堪言德重鬼神钦。
已知永寿齐天地,烦恼无由更上心。
作者介绍
张伯端(公元983年—1082年),一说(公元984年—1082年),道教南宗初祖,字平叔,号紫阳、紫阳山人,后改名用成(或用诚)。人称“悟真先生”,传为“紫玄真人”,又尊为“紫阳真人”。临海(今属浙江)人。自幼博览群书,学贯古今中外,涉猎诸种方术。曾中进士,后谪戍岭南。于成都遇仙人(一说此仙人即为刘海蟾)授道,后著书立说,传道天下。

北宋元丰五年(公元1082年)仙逝,飞升前留有《尸解颂》一首:“四大欲散,浮云已空,一灵妙有,法界通融”。

张伯端与杏林翠玄真人石泰、道光紫贤真人薛式、泥丸翠虚真人陈楠、琼炫紫虚真人白玉蟾被奉为“全真道南五祖”(“北五祖”为:东华帝君王玄甫、正阳帝君钟离权、纯阳帝君吕洞宾、纯佑帝君刘海蟾、辅极帝君王重阳)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永寿

    读音:yǒng shòu

    繁体字:永壽

    意思:(永寿,永寿)
    长寿。
      ▶晋·潘岳《秋菊赋》:“既延期以永寿,亦蠲疾而弭痾。”
      ▶宋·张商英《护法论》:“若谓事佛者促寿,则毁佛者合当永寿,后世之人排佛者故

  • 无由

    读音:wú yóu

    繁体字:無由

    意思:(无由,无由)
    没有门径;没有办法。
      ▶《仪礼•士相见礼》:“某也愿见,无由达。”
      ▶郑玄注:“无由达,言久无因缘以自达也。”
      ▶《汉书•刑法志》:“

  • 齐天

    引用解释

    谓高与天等。 南朝 梁 陶弘景 《寻山志》:“右联山而无际,左凭海而齐天。” 大群 《小矿工·续编》:“大森林像一幅齐天高的幔帐,把我们隔开了。”

    读音:qí tiān

  • 上心

    读音:shàng xīn

    繁体字:上心

    英语:topocentre

    意思:I
    君心。
       ▶汉·应劭《风俗通•十反•赵相汝南李统》:“时冀州有疑狱,章帝见问统。
       ▶统处当详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