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拟古三首》 交翰倚沙月,和鸣弄江风。

交翰倚沙月,和鸣弄江风。

意思:朋友翰在沙月,和谐的声音弄江风。

出自作者[唐]徐彦伯的《拟古三首》

全文创作背景

《拟古三首》是唐朝诗人徐彦伯所作的一组诗歌。这三首诗拟古而作,主旨在于表达对社会现实和人生境遇的感慨。从诗歌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古代社会风尚和人情世故的向往,以及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反思。 具体的创作背景可能与作者的生活经历和社会环境有关。唐朝是中国古代文学繁荣的时期,许多诗人通过诗歌来表达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和思考。徐彦伯作为唐代诗人,也受到这种文学氛围的影响,通过《拟古三首》来表达自己对古代和现实生活的感受和思考。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,可以查阅相关的书籍和文献了解更多详情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遥裔烟屿鸿,双影旦夕同。
交翰倚沙月,和鸣弄江风。
灌若茂芳序,君子从远戎。
云生阴海没,花落春潭空。
红泪掩促柱,锦衾罗薰笼。
自伤琼草绿,讵惜铅粉红。
裂帛附双燕,为予向辽东。
读书三十载,驰骛周六经。
儒衣干时主,忠策献阙廷。
一朝奉休盼,从容厕群英。
束身趋建礼,秉笔坐承明。
廨署相填噎,僚吏纷纵横。
五日休浣时,屠苏绕玉屏。
橘花覆北沼,桂树交西荣。
树栖两鸳鸯,含春向我鸣。
皎洁绮罗艳,便娟丝管清。
扰扰天地间,出处各有情。
何必岩石下,枯槁闲此生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和鸣

    引用解释

    1.互相应和而鸣。《诗·周颂·有瞽》:“喤喤厥声,肃雝和鸣。” 唐 元稹 《雉媒》诗:“和鸣忽相召,鼓翅遥相瞩。” 明 孙仁孺 《东郭记·为衣服》:“鶼鶼,叹和鸣未久,分飞荏苒。” 鲁迅 《野草·失掉的好地狱》:“鬼魂们的叫唤无不低微,然有秩序,与火焰的怒吼,油的沸腾,钢叉的震颤相和鸣,造成醉心的大乐。”

    2.《左传·庄

  • 鸣弄

    读音:míng nòng

    繁体字:鳴弄

    意思:(鸣弄,鸣弄)
    宛啭地鸣啼。
      ▶宋·张邦基《墨庄漫录》卷三:“乃登岸,前在径路,因跬步而前,左右皆佳木荟蔚,珍禽鸣弄。”

    解释: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