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侍宴安乐公主山庄应制》 箫鼓宸游陪宴日,和鸣双凤喜来仪。

箫鼓宸游陪宴日,和鸣双凤喜来仪。

意思:箫鼓宸游陪宴日,和在双凤喜来仪。

出自作者[唐]苏颋的《侍宴安乐公主山庄应制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是一首描绘皇家羽骑巡游的诗,通过对巡游场景的生动描绘,表现出皇家气派和欢乐氛围。 首句“駸駸羽骑历城池”就展现出皇家羽骑风驰电掣、威武雄壮的气势,进入城池的情景被生动地描绘出来。接下来的“帝女楼台向晚披”一句,巧妙地借用了古代传说中的帝女巡游的典故,为诗歌增添了一份浪漫色彩。 “雾洒旌旗云外出”和“风回岩岫雨中移”两句,进一步描绘了羽骑巡游时的壮观景象,雾、云、雨等自然元素的出现,使得画面更加生动逼真。 “当轩半落天河水,绕径全低月树枝”两句,则将视角拉近,描绘出巡游途中的河流和月树,进一步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和生动性。最后,“箫鼓宸游陪宴日,和鸣双凤喜来仪”两句,表达了皇家欢乐的宴会氛围,以及凤凰和鸣的美好寓意。 整首诗语言优美,富有诗意,通过生动的描绘,展现了皇家羽骑巡游的壮观场景和欢乐氛围。同时,诗歌也运用了典故和象征手法,使得诗歌内涵丰富,富有艺术感染力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駸駸羽骑历城池,帝女楼台向晚披。
雾洒旌旗云外出,风回岩岫雨中移。
当轩半落天河水,绕径全低月树枝。
箫鼓宸游陪宴日,和鸣双凤喜来仪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和鸣

    引用解释

    1.互相应和而鸣。《诗·周颂·有瞽》:“喤喤厥声,肃雝和鸣。” 唐 元稹 《雉媒》诗:“和鸣忽相召,鼓翅遥相瞩。” 明 孙仁孺 《东郭记·为衣服》:“鶼鶼,叹和鸣未久,分飞荏苒。” 鲁迅 《野草·失掉的好地狱》:“鬼魂们的叫唤无不低微,然有秩序,与火焰的怒吼,油的沸腾,钢叉的震颤相和鸣,造成醉心的大乐。”

    2.《左传·庄

  • 双凤

    读音:shuāng fèng

    繁体字:雙鳳

    意思:(双凤,双凤)

     1.一对凤凰。
      ▶唐·苏颋《侍宴安乐公主山庄应制诗》:“箫鼓宸游陪宴日,和鸣双凤喜来仪。”
      ▶五代·王仁裕《开元天宝遗事•凤

  • 来仪

    读音:lái yí

    繁体字:來儀

    意思:(来仪,来仪)

     1.谓凤凰来舞而有容仪,古人以为瑞应。语出《书•益稷》:“箫韶九成,凤皇来仪。”
      ▶孔颖达疏:“箫韶之乐作之九成,以致凤皇来而有容仪也。”

  • 箫鼓

    读音:xiāo gǔ

    繁体字:簫鼓

    意思:(箫鼓,箫鼓)
    箫与鼓。泛指乐奏。
      ▶南朝·梁·江淹《别赋》:“琴羽张兮箫鼓陈,燕·赵歌兮伤美人。”
      ▶宋·张孝祥《水调歌头•桂林集句》词:“家种黄柑丹荔,户拾

  • 宸游

    读音:chén yóu

    繁体字:宸游

    意思:(参见宸游)
    见“宸游”。

    解释:1.亦作\"宸游\"。 2.帝王之巡游。

    详细释义:帝王出巡。唐?宋之问?奉

  • 陪宴

    读音:péi yàn

    繁体字:陪宴

    意思:谓陪同参加宴会。
       ▶唐苏颋《侍宴安乐公主山庄应制诗》:“箫鼓宸游陪宴日,和鸣双凤喜来仪。”
       ▶《封神演义》第四回:“两班文武见天子这等爱色,都有不悦之意,奈天子起驾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