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夏日》 积俗易为侵,愁来复难整。

积俗易为侵,愁来复难整。

意思:积俗易被侵犯,愁来又难整。

出自作者[唐]韦应物的《夏日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,它以一种深情的、内省的笔触,描绘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他的生活状态。 首两句,“已谓心苦伤,如何日方永。”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困扰。他感到自己的心灵在苦苦挣扎,仿佛受伤,而时间的流逝又显得如此漫长,这无疑加剧了他的困扰。这种情感上的困扰和生活中的挫折感,是许多人都可能经历的,因此这首诗具有普遍的共鸣。 接下来的两句,“无人不昼寝,独坐山中静。”描绘了诗人在山中独处的场景。这里没有人打扰,只有他独自坐在那里,周围一片宁静。这种孤独和静谧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内心世界,使他有机会深入反思自己的情感和人生。 “悟澹将遣虑,学空庶遗境。”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寻求内心平静的过程中,试图通过领悟和学习的过程来摆脱困扰和外界的影响。这里的“悟澹”和“学空”都是一种哲学理念,指的是通过内心的修炼和领悟,达到一种超脱的状态,摆脱外界的干扰和影响。 最后两句,“积习易为侵,愁来复难整。”描绘了诗人面对积累的烦恼和忧虑时的困扰。这些烦恼和忧虑可能来自于生活、工作、人际关系等各个方面,它们像侵蚀一样,不断地侵袭着诗人的内心。而当诗人感到愁苦时,他发现很难整理好自己的情绪。这两句深刻地描绘了人性的弱点,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深理解和同情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以一种内省和深情的笔触,描绘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他的生活状态。它不仅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理解和同情,也提供了一种深入反思自己和人生的途径。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情感和哲理,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已谓心苦伤,如何日方永。
无人不昼寝,独坐山中静。
悟澹将遣虑,学空庶遗境。
积俗易为侵,愁来复难整。
作者介绍 朱淑真简介
韦应物(737~792),中国唐代诗人。汉族,长安(今陕西西安)人。文昌右相韦待价曾孙,出身京兆韦氏逍遥公房。今传有10卷本《韦江州集》、两卷本《韦苏州诗集》、10卷本《韦苏州集》。散文仅存一篇。因出任过苏州刺史,世称“韦苏州”。诗风恬淡高远,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积俗

    读音:jī sú

    繁体字:積俗

    意思:(积俗,积俗)
    长期因袭的习俗。
      ▶明·王廷相《<大复集>序》:“及登第,与比郡李献吉为文社交,稽述往古,式昭远模,摈弃积俗,肇开贤薀,一时修辞之士翕然宗之,称曰李·何云。”<

  • 侵愁

    引用解释

    侵害而使愁苦。《后汉书·和帝纪》:“今犹不改,竞为苛暴,侵愁小民,以求虚名,委任下吏,假埶行邪。”《梁书·良吏传序》:“守宰多倚附权门,互长贪虐,掊克聚敛,侵愁细民,天下摇动,无所厝其手足。”

    读音:qīn chóu

  • 来复

    读音:lái fù

    繁体字:來復

    英语:reflex

    意思:(来复,来复)

     1.往还,去而复来。语见《易•复》,谓阳气经七日已由剥尽而开始复生。后因以称阳气始生。
      ▶《三国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