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周公谨砚》 弁阳片石出塘栖,馀墨犹然积水湄。

弁阳片石出塘栖,馀墨犹然积水湄。

意思:宋弁阳石片从塘栖,余墨仍然是积累水边。

出自作者[清]黄宗羲的《周公谨砚》

全文创作背景

《周公谨砚》是清朝文学家、史学家黄宗羲的一篇散文。作品通过记述周公谨的一方砚台,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变迁、文化传承以及人格精神的思考。这篇散文的创作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: 1. 对历史文化的珍视:黄宗羲作为一位史学家,对于历史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。他通过记述周公谨的砚台,表达了对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的珍视,同时也展现了他对古代文人雅士生活状态的向往。 2. 对人格精神的颂扬:周公谨是历史上的一位贤臣,其忠诚、正直的人品为后人称颂。黄宗羲通过这篇散文,表达了对周公谨人格精神的敬仰,也传达了他对清代士人应当具备的品质的期待。 3. 对社会现实的反思:黄宗羲在文中还借古讽今,对清代社会的现实进行了隐晦的批评。通过对比历史与现实,他提醒人们要珍视传统文化,同时也要关注当下社会的问题。 综上所述,《周公谨砚》的创作背景涉及到黄宗羲对历史文化、人格精神和社会现实的深入思考,体现了其作为一位文学家和史学家的独特见解和人文关怀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弁阳片石出塘栖,馀墨犹然积水湄。
一半已书亡宋事,更留一半写今时。
作者介绍 黄宗羲简介
黄宗羲(1610.9.24-1695.8.12),汉族,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。字太冲,一字德冰,号南雷,别号梨洲老人、梨洲山人、蓝水渔人、鱼澄洞主、双瀑院长、古藏室史臣等,学者称梨洲先生。明末清初经学家、史学家、思想家、地理学家、天文历算学家、教育家。“东林七君子”黄尊素长子。与顾炎武、王夫之并称“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”;与弟黄宗炎、黄宗会号称“浙东三黄”;与顾炎武、方以智、王夫之、朱舜水并称为“明末清初五大家”,亦有“中国思想启蒙之父”之誉。与陕西李颙、直隶容城孙奇逢并称“海内三大鸿儒”。

黄宗羲提出“天下为主,君为客”的民主思想。他说“天下之治乱,不在一姓之兴亡,而在万民之忧乐”,主张以“天下之法”取代皇帝的“一家之法”,从而限制君权,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。黄宗羲的政治主张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,有及其重要的意义,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。

黄宗羲学问极博,思想深邃,著作宏富,一生著述多至50余种,300多卷,其中最为重要的有《明儒学案》《宋元学案》《明夷待访录》《孟子师说》《葬制或问》《破邪论》《思旧录》《易学象数论》《明文海》《行朝录》《今水经》《大统历推法》《四明山志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片石

    读音:piàn shí

    繁体字:片石

    意思:
     1.孤石;一块石头。
      ▶唐·李颀《题璇公山池》诗:“片石孤峰窥色相,清池皓月照禅心。”
      ▶《新五代史•唐庄宗皇后刘氏传》:“吾有毒龙五百,当遣一龙揭片石,

  • 积水

    读音:jī shuǐ

    繁体字:積水

    英语:seeper

    意思:(积水,积水)

     1.聚水。
      ▶《荀子•儒效》:“积土而为山,积水而为海。”
      ▶包天笑《钏影楼回忆录

  • 水湄

    引用解释

    水边。《诗·秦风·蒹葭》:“蒹葭凄凄,白露未晞。所谓伊人,在水之湄。” 晋 王嘉 《拾遗记·洞庭山》:“ 楚怀王 之时,举羣才赋诗於水湄。”《北齐书·孙腾传》:“ 高祖 与 兆 宴饮於水湄,誓为兄弟。” 前蜀 李珣 《巫山一段云》词之一:“有客经 巫峡 ,停橈向水湄。” 清 周灿 《使交趾诗》:“沧江岸上有荒祠,栘叶棉枝近水湄。” 茅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