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金陵二首》 白头难待太平策,万国明朝建治康。

白头难待太平策,万国明朝建治康。

意思:白头难待太平策略,万国明天建治康。

出自作者[宋]晁说之的《金陵二首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历史变迁和政治兴衰的,通过对江流、干戈、锡杖等意象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政治的深刻思考和感悟。 首句“上帝於人靡有常,江流何处任兴亡”表达了历史的无常和无序,就像江流一样,它流向何处取决于人的意愿和兴衰。这句诗提醒人们,历史是由人书写的,人的行为和决策对历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。 “干戈揖逊一锡杖,社稷山川半面妆”描绘了一个和平、文明的社会景象,与战争和干戈形成鲜明对比。这里用锡杖象征和平,社稷山川象征国家,暗示了一个文明、和谐的社会应该以和平、礼仪的方式治理国家,而不是通过战争和暴力。 “故自无人比叔子,尚怜有意保襄阳”表达了诗人对襄阳的历史地位和价值的认识。叔子指的是叔子辈的人,他们曾经在襄阳保家卫国,维护了国家的稳定和繁荣。诗人对他们的精神表示敬意,同时也表达了对襄阳历史的关注和思考。 最后,“白头难待太平策,万国明朝建治康”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愿景。诗人认为,随着时间的推移,人们可能会忘记过去的历史教训,但是作为一个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人,应该时刻关注国家的未来,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历史、政治、人物、未来等主题,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政治的深刻思考和感悟,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愿景。这首诗的语言简练、寓意深刻,值得人们仔细品味和思考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上帝於人靡有常,江流何处任兴亡。
干戈揖逊一锡杖,社稷山川半面妆。
故自无人比叔子,尚怜有意保襄阳。
白头难待太平策,万国明朝建治康。
作者介绍 高启简介
晁说之[chaoyuezhi](1059年—1129年),字以道、伯以,因慕司马光之为人,自号景迂生。先世世居澶州(今河南濮阳),钜野(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)人。晁迥玄孙。生于宋仁宗嘉祐四年,卒于高宗建炎三年,年七十一岁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治康

    读音:zhì kāng

    繁体字:治康

    意思:谓国家太平安宁。
      ▶宋·欧阳修《谢参知政事表》:“博求俊乂,以济治康。”

    解释:1.谓国家太平安宁。

  • 明朝

    读音:míng cháo

    繁体字:明朝

    英语:Ming

    意思:I

     1.清晨。
       ▶晋·左思《娇女》诗:“明朝弄梳臺,黛眉类扫迹。”
      
     2.明天。今天的

  • 太平

    读音:tài píng

    繁体字:太平

    短语:莺歌燕舞 升平 歌舞升平 清明

    英语:peace and security

    意思:
     1.谓时世安宁和平。
      

  • 白头

    读音:bái tóu

    繁体字:白頭

    短语:老朽 老 行将就木 苍老 早衰 朽迈 年老 大年 老弱病残 衰老 老态龙钟 上年纪 老迈

    英语:hoary head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