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留题郡楼》 千里关河一望间,登临长到夕阳还。

千里关河一望间,登临长到夕阳还。

意思:千里关河一望之间,登临长到夕阳返回。

出自作者[宋]寇准的《留题郡楼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千里关河一望间,登临长到夕阳还。欲驱征旆归朝去,更倚高楼看暮山》是一首描绘壮丽景色并表达归隐之心的诗。 首句“千里关河一望间”,诗人以宏大的视角,描绘了广袤的关河大地。这句诗给人一种壮阔无垠的感觉,仿佛诗人站在高处,俯瞰着千里关河,令人心胸开阔。 “登临长到夕阳还”描绘了诗人在高处登临远眺,直到夕阳西下仍不愿离开的情景。这句诗通过描绘时间的变化,展现了诗人对景色的沉迷和留恋。 “欲驱征旆归朝去”表达了诗人想要离开这里,回到朝廷的愿望。这里的“征旆”指的是行军的旗帜,诗人似乎已经厌倦了这种长途跋涉的生活,渴望回到家乡,过上平静的生活。 “更倚高楼看暮山”则表达了诗人更愿意在高楼上欣赏暮色中的山峦,这似乎暗示着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。这句诗与前两句形成对比,进一步突出了诗人的归隐之心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壮丽的景色和表达诗人的归隐之心,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。同时,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平静生活的向往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千里关河一望间,登临长到夕阳还。
欲驱征旆归朝去,更倚高楼看暮山。
作者介绍 寇准简介
寇凖(961年—1023年10月24日),字平仲,汉族,华州下邽(今陕西渭南)人。北宋政治家﹑诗人。太平兴国五年(980年)进士,授大理评事、知归州巴东县,改大名府成安县。累迁殿中丞、通判郓州。召试学士院,授右正言、直史馆,为三司度支推官、转盐铁判官。历同知枢密院事、参知政事。后两度入相,一任枢密使,出为使相。乾兴元年(1022年)数被贬谪,终雷州司户参军。天圣元年(1023年),病逝于雷州。

皇佑四年(1053年),宋仁宗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,谥“忠愍”,复爵“莱国公”,追赠中书令,仁宗亲篆其首曰“旌忠”。故后人多称“寇忠愍”或“寇莱公”。寇准善诗能文,七绝尤有韵味,有《寇忠愍诗集》三卷传世。与白居易、张仁愿并称渭南“三贤”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关河

    读音:guān hé

    繁体字:關河

    英语:fort

    意思:(关河,关河)

     1.指函谷等关与黄河。
      ▶《史记•苏秦列传》:“秦四塞之国,被山带渭,东有关·河,西有汉中。”

  • 登临

    读音:dēng lín

    繁体字:登臨

    英语:visit; visit famous mountains

    意思:(登临,登临)
    登山临水。也指游览。语本《楚辞•九辩》:“憭慄兮若在远行,登山临水兮送

  • 千里

    读音:qiān lǐ

    繁体字:千裏

    英语:a thousand li; a long distance or a vast expanse

    意思:指路途遥远或面积广阔。
      ▶《左传•僖公三十二年

  • 一望

    引用解释

    1.眺望一下;看一下。 南朝 梁 王僧孺 《落日登高》诗:“凭高且一望,目极不能捨。” 宋 孙光宪 《浣溪沙》词:“蓼岸风多橘柚香, 江 边一望 楚 天长。”《西游记》第三六回:“佇立草坡,一望并无客旅。”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五回:“隔墙一望,里面塔影冲霄,松声满耳,香烟冷落,殿宇荒凉。”

    2.指目力所及的距离。亦泛指较近的

  • 临长

    读音:lín cháng

    繁体字:臨長

    意思:(临长,临长)
    犹言监临领导。
      ▶《国语•晋语二》:“临长晋国者,非女其谁?”韦昭注:“临,监也;长,师也。”

    解释:1.犹言监临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