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春晚寄微之》 通州更迢递,春尽复如何?

通州更迢递,春尽复如何?

意思:通州更迢递,春尽又如何?

出自作者[唐]白居易的《春晚寄微之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,描绘了三月江水的浩渺景象,以及由此引发的怀旧与忧国忧民的情感。 首句“三月江水阔,悠悠桃花波”描绘出一幅江水浩渺、桃花飘落的景象,给人以广阔、悠远的感觉。而“悠悠”一词,更增添了这种悠然自得、无边无际的意境。 “年芳与心事,此地共蹉跎”表达了年华流逝、时光荏苒的无奈,以及在江边的消磨与失落。 “南国方谴谪,中原正兵戈”揭示了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,即南国遭逢贬谪,中原战火纷飞。这种对比,更突显了作者的无奈与忧虑。 “眼前故人少,头上白发多”则表达了韶光已逝、故人凋零的感慨,同时也揭示了人生易老、世事沧桑的无奈。 “通州更迢递,春尽复如何?”直接提出了作者所在的地方——通州,距离京城迢递,春天也将逝去,象征着作者处境的艰难和生活的困苦。 整首诗语言质朴,情感深沉,通过描绘江水、桃花、年芳、白发等意象,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、人生无常的感慨,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。同时,也流露出对故人的怀念、对自己处境的无奈和对未来生活的迷茫。整首诗情感真挚,语言简练,是一首优秀的诗篇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三月江水阔,悠悠桃花波。
年芳与心事,此地共蹉跎。
南国方谴谪,中原正兵戈。
眼前故人少,头上白发多。
通州更迢递,春尽复如何?
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

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迢递

    读音:tiáo dì

    繁体字:迢遞

    意思:(迢递,迢递)
    亦作“迢遰”。
     
     1.遥远貌。
      ▶三国·魏·嵇康《琴赋》:“指苍梧之迢递,临迴江之威夷。”
      ▶唐·杜甫《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汉中

  • 通州

    读音:tōng zhōu

    繁体字:通州

    造句:

  • 如何

    读音:rú hé

    繁体字:如何

    短语:争 怎 焉 哪样 安 哪 何等

    英语:what

    意思:
     1.怎样。
      ▶《书•尧典》:“帝曰:‘俞,予闻,如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