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州更迢递,春尽复如何?
意思:通州更迢递,春尽又如何?
出自作者[唐]白居易的《春晚寄微之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,描绘了三月江水的浩渺景象,以及由此引发的怀旧与忧国忧民的情感。
首句“三月江水阔,悠悠桃花波”描绘出一幅江水浩渺、桃花飘落的景象,给人以广阔、悠远的感觉。而“悠悠”一词,更增添了这种悠然自得、无边无际的意境。
“年芳与心事,此地共蹉跎”表达了年华流逝、时光荏苒的无奈,以及在江边的消磨与失落。
“南国方谴谪,中原正兵戈”揭示了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,即南国遭逢贬谪,中原战火纷飞。这种对比,更突显了作者的无奈与忧虑。
“眼前故人少,头上白发多”则表达了韶光已逝、故人凋零的感慨,同时也揭示了人生易老、世事沧桑的无奈。
“通州更迢递,春尽复如何?”直接提出了作者所在的地方——通州,距离京城迢递,春天也将逝去,象征着作者处境的艰难和生活的困苦。
整首诗语言质朴,情感深沉,通过描绘江水、桃花、年芳、白发等意象,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、人生无常的感慨,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。同时,也流露出对故人的怀念、对自己处境的无奈和对未来生活的迷茫。整首诗情感真挚,语言简练,是一首优秀的诗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