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用解释
卓,植立;锡,锡杖,僧人外出所用。因谓僧人居留为卓锡。 元 张伯淳 《楞伽古木》诗:“ 道林 卓锡旧种此,髣髴於今八百年。” 明 郑仲夔 《耳新·梵胜》:“师卓锡 岑山 ,苦心实行。” 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西僧》:“西僧自西域来,一赴 五臺 ,一卓锡 泰山 。” 清 薛福成 《庸盦笔记·述异·发蛟》:“山之麓有古寺,曰 清浄庵 ,
读音:líng zōng
繁体字:靈蹤
意思:(灵踪,灵踪) 1.指佛的庄严妙相。 ▶唐·王勃《梓州通泉县惠普寺碑》:“由是鹿园层敞,象教旁流,宣妙奖于希夷,范灵踪于显晦。” ▶五代·齐己《
读音:gāo cén
繁体字:高岑
意思: 1.高山。 ▶《文选•王粲<登楼赋>》:“平原远而极目兮,蔽荆山之高岑。” ▶李善注:“山小而高曰岑。” ▶《大唐三藏取经诗话》卷中:“前去之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