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严相公宅牡丹》 数朵已应迷国艳,一枝何幸上尘冠。

数朵已应迷国艳,一枝何幸上尘冠。

意思:几朵应该已经迷国艳,一支什么到上世界冠。

出自作者[唐]徐铉的《严相公宅牡丹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的主题是欣赏牡丹,特别是重牡丹和丞相阁前的牡丹。诗中描绘了牡丹的美丽、珍贵和独特之处,表达了诗人对牡丹的喜爱和赞美之情。 首联“但是豪家重牡丹,争如丞相阁前看”,直接点明主题,指出牡丹在豪门贵族中的重要地位,以及在丞相阁前观赏牡丹的重要性。这句诗通过对比,强调了丞相阁前观赏牡丹的独特性和珍贵性。 颔联“凤楼日暖开偏早,鸡树阴浓谢更难”是对牡丹的具体描绘,通过“凤楼”、“鸡树”等象征权力的意象,进一步强调了牡丹的珍贵和独特。同时,这两句诗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牡丹的短暂美丽,使得牡丹的珍贵性更加突出。 颈联“数朵已应迷国艳,一枝何幸上尘冠”,进一步赞美了牡丹的美丽和独特之处。这句诗通过“数朵”和“一枝”的对比,强调了牡丹的整体美丽和一枝独秀的珍贵性。同时,“迷国艳”和“上尘冠”也表达了牡丹的广泛影响和受欢迎程度。 尾联“不知更许凭栏否,烂漫春光未肯残”,表达了诗人对牡丹的留恋和不舍之情。这句诗通过询问是否可以再倚栏杆观赏牡丹,表达了诗人对牡丹美丽和短暂的惋惜之情。同时,“烂漫春光未肯残”也暗示了诗人对春天的留恋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对重牡丹的描绘和赞美,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追求,以及对短暂美丽的惋惜之情。整首诗语言优美、意境深远,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诗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但是豪家重牡丹,争如丞相阁前看,凤楼日暖开偏早,鸡树阴浓谢更难。
数朵已应迷国艳,一枝何幸上尘冠。
不知更许凭栏否,烂漫春光未肯残。
作者介绍
徐铉(916年—991年),字鼎臣,南唐、北宋初年文学家、书法家。历官五代吴校书郎、南唐知制诰、翰林学士、吏部尚书,后随李煜归宋,官至散骑常侍。他的父亲徐延休也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。

徐铉十岁开始能够写作,以文笔清丽工整著称,被誉为唐代韩愈之后的诗文“韩徐”。他的诗歌和散文以清新淡雅、自然优美为主,代表作品有《风入松》、《赋得古原草送别》等。他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,擅长楷书和行书,代表作品有《竹轴帖》、《道德经》等,对中国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。

总的来说,徐铉是中国文化艺术领域的杰出代表,他的诗歌、散文和书法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,并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他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迷国

    读音:mí guó

    繁体字:迷國

    意思:(迷国,迷国)

     1.指隐居不仕。
      ▶汉·王逸《<楚辞章句>序》:“若夫怀道以迷国,佯愚而不言,颠则不能扶,危则不能安……盖志士之所耻,愚夫之所贱也。”
     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