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望汉月》 千里清光又依旧,奈夜永、厌厌人绝。

千里清光又依旧,奈夜永、厌厌人绝。

意思:千里清光又依旧,是夜永、厌厌人绝。

出自作者[宋]柳永的《望汉月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,它以明月为载体,通过描绘月圆月缺的变幻,表达了人生的离合无常和深深的哀愁。 首两句,“明月明月明月。争奈乍圆还缺。”直接切入主题,以明月的圆缺为喻,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幻。“乍圆还缺”不仅描述了月的状态,也暗示了人的聚散离合,充满了人生的苦涩。 “恰如年少洞房人,暂欢会、依前离别。”这句诗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苦涩和哀愁,将人的短暂欢聚比作洞房之夜的初次相见,虽然短暂的欢愉过后又是长久的离别。这种对比让人感到人生的无奈和哀伤。 “小楼凭槛处,正是去年时节。”这两句描绘了一个孤独的场景——小楼高槛上,正是去年的此时此地,那时人们正沉浸在欢乐和团聚中,而现在却只有孤独和回忆。这种时空的对比,进一步加深了诗的情感深度。 “千里清光又依旧,奈夜永、厌厌人绝。”这句诗描绘了夜深人静,明月依旧,而人却已经疲惫不堪,表达了深深的哀愁和无奈。这里的“千里清光”既指明月的清光千里,也暗喻离别的人之间的情感牵挂。“依旧”二字更是加深了这种哀愁和无奈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以明月为载体,通过描绘月圆月缺的变幻,表达了人生的离合无常和深深的哀愁。其语言优美,情感深沉,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篇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明月明月明月。
争奈乍圆还缺。
恰如年少洞房人,暂欢会、依前离别。
小楼凭槛处,正是去年时节。
千里清光又依旧,奈夜永、厌厌人绝。
作者介绍 柳永简介
柳永(约984年—约1053年),原名三变,字景庄,后改名柳永,字耆卿,因排行第七,又称柳七,福建崇安人,北宋著名词人,婉约派代表人物。

柳永出身官宦世家,少时学习诗词,有功名用世之志。咸平五年(1002年),柳永离开家乡,流寓杭州、苏州,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。大中祥符元年(1008年),柳永进京参加科举,屡试不中,遂一心填词。景祐元年(1034年),柳永暮年及第,历任睦州团练推官、余杭县令、晓峰盐碱、泗州判官等职,以屯田员外郎致仕,故世称柳屯田。

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,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。柳永大力创作慢词,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,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,以适俗的意象、淋漓尽致的铺叙、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,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清光

    读音:qīng guāng

    繁体字:清光

    英语:letter out

    意思:
     1.清美的风彩。多喻帝王的容颜。
      ▶《汉书•晁错传》:“今执事之臣皆天下之选已,然莫能望陛下清光,譬之犹

  • 千里

    读音:qiān lǐ

    繁体字:千裏

    英语:a thousand li; a long distance or a vast expanse

    意思:指路途遥远或面积广阔。
      ▶《左传•僖公三十二年

  • 依旧

    读音:yī jiù

    繁体字:依舊

    短语:还 一如既往 反之亦然 仍 照例 依然故我 依然如故

    英语:as before

    意思:(依旧,依旧)
    照旧。

  • 夜永

    读音:yè yǒng

    繁体字:夜永

    意思:夜长;夜深。多用于诗中。
      ▶唐·戴叔伦《白苎词》:“美人不眠怜夜永,起舞亭亭乱花影。”
      ▶唐·张乔《雨中宿僧院》诗:“夜永楼臺雨,更深江海人。”

  • 厌厌

    读音:yān yān

    繁体字:厭厭

    意思:(厌厌,厌厌)
    I
    整齐茂盛貌;秀美貌。
       ▶《诗•周颂•载芟》:“厌厌其苗,绵绵其麃。”
       ▶郑玄笺:“厌厌其苗,众齐等也。”
       ▶元·郑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