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观心》 息念无如撄物何,一波才动引千波。

息念无如撄物何,一波才动引千波。

意思:息念没有像挡物什么,一个波才动引千波。

出自作者[当代]钱钟书的《观心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富有哲理,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。诗人通过描绘一波动千波的场景,象征人生中一个微小的行动或决定可能会引发的连锁反应,展示了因果关系的复杂性。 首句“息念无如撄物何”表达了一种无法摆脱世俗纷扰的困境,也体现了作者在寻求内心的宁静。这种念头与波动相互呼应,展示了内心的动荡与外界干扰之间的紧密联系。 “一波才动引千波”一句生动描绘了波动的连锁反应,用以象征人生的无常和变化。一个微小的行动或决定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后果,这些后果可能远远超出我们的预见和控制。 “试量方寸玲珑地”则体现了作者对于人心的深究。诗人试图探索人心深处的奥秘,展示人心的复杂性和微妙之处。 最后一句“饾饤悲欢贮几多”用比喻的手法,将人心比作一个容器,里面装满了各种各样的悲欢情绪。这一句表达了人心的容量有限,而生活中的悲欢却无穷无尽,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 整首诗意境深远,语言生动,通过象征和比喻手法,展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化,以及人心的复杂性和微妙之处,引导读者深思人生的真谛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息念无如撄物何,一波才动引千波。
试量方寸玲珑地,饾饤悲欢贮几多。
作者介绍 鲍照简介
钱钟书(1910年-1998年),江苏无锡人,原名仰先,字哲良,后改名钟书,字默存,号槐聚,曾用笔名中书君,中国现代作家、文学研究家。

1929年,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。1932年,在清华大学古月堂前结识杨绛。1937年,以《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》一文获牛津大学艾克赛特学院学士学位。1941年,完成《谈艺录》《写在人生边上》的写作。1947年,长篇小说《围城》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。1958年创作的《宋诗选注》,列入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。1972年3月,六十二岁的钱钟书开始写作《管锥篇》。1976年,由钱钟书参与翻译的《毛泽东诗词》英译本出版。1982年,创作的《管锥编增订》出版。

1998年12月19日上午7时38分,钱钟书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,享年88岁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无如

    读音:wú rú

    繁体字:無如

    英语:but; however (无奈)

    意思:(无如,无如)

     1.无奈。常与“何”配搭,表示无法对付或处置。
      ▶《礼记•哀公问》:“寡人既

  • 一波

    引用解释

    1.一浪。亦以喻事端变化。 宋 范成大 《寄虎丘范长老》诗:“一波不动月空照,万籟无情风自吟。”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六回:“哭声哭得来十分悲惨!正是:好似 钱塘 潮汐水,一波纔退一波来。”

    2.借指一水。 唐 孟郊 《送别崔寅亮下第》诗:“虬龙未化时,鱼鱉同一波。”

    读音:yī bō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