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次友人示诗集》 苏堤画舫春三月,天竺清钟夜五更。

苏堤画舫春三月,天竺清钟夜五更。

意思:苏堤在船春三月,天竺清钟夜里五更。

出自作者[宋]姚勉的《次友人示诗集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是一首描绘作者在京城外的西湖和天竺山一带游历的诗,通过细腻的描绘,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,以及对归隐山林的向往。 首句“去岁春风客帝京,西湖烟雨过清明”,描绘了作者去年春天在京城外的西湖游历的情景,当时正是春风拂面,细雨蒙蒙的清明时节。这里的“西湖”是诗中描绘的主要地点,而“烟雨”则描绘了西湖特有的朦胧美和神秘感。 “苏堤画舫春三月,天竺清钟夜五更”,接着描绘了苏堤和天竺山的美景。三月春光明媚时,画舫在湖面上轻轻摇曳,景色宜人;而夜晚五更时分,天竺山的寺庙传来清脆的钟声,更增添了几分宁静和神秘。 “行李裹书归旧隐,野花沽酒赏新晴”,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归隐生活的向往。他带着书回到旧时的隐居地,与野花相伴,买酒赏新晴,过着闲适的生活。 最后两句“只缘未读时文熟,端合山中且菜羹”则是表达了作者对读书和仕途的反思。他觉得是因为没有读熟时文,所以只能归隐山中,过着简单的生活。这里既有对仕途的无奈,也有对自然生活的向往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反思,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,以及对归隐山林的向往。同时,也体现了作者对读书和仕途的反思,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去岁春风客帝京,西湖烟雨过清明。
苏堤画舫春三月,天竺清钟夜五更。
行李裹书归旧隐,野花沽酒赏新晴。
只缘未读时文熟,端合山中且菜羹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苏堤

    读音:sū dī

    繁体字:蘇堤

    英语:Su Causeway

    意思:(参见苏堤,苏隄)

    解释:1.见\"苏公堤\"。

    详细释义:苏公堤

  • 天竺

    读音:tiān zhú

    繁体字:天竺

    英语:India

    意思:
     1.印度的古称。古伊朗语hindukahindukh音译。
      ▶《后汉书•西域传•天竺》:“天竺国一名身毒,在月氏之东南

  • 画舫

    读音:huà fǎng

    繁体字:畫舫

    英语:barge

    意思:(画舫,画舫)
    装饰华美的游船。
      ▶唐·刘希夷《江南曲》之二:“画舫烟中浅,青阳日际微。”
      ▶《京本通俗小说•

  • 月天

    读音:yuè tiān

    繁体字:月天

    意思:
     1.见“月天子”。
     
     2.指月亮或月光。
      ▶唐·皮日休《华山炼师所居》诗:“深夜寂寥存想歇,月天时下草堂来。”
      ▶宋·陆游《山园杂咏》

  • 五更

    读音:wǔ gēng

    繁体字:五更

    英语:just before dawn

    意思:
     1.古代乡官名。用以安置年老致仕的官员。
      ▶《魏书•尉元传》:“卿以七十之龄,可充五更之选。”详“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