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酬柏侍御闻与韦处士同游灵台寺见寄》 所出薝卜香,外国俗来求。

所出薝卜香,外国俗来求。

意思:产品薝卜香,外国习俗来求。

出自作者[唐]王建的《酬柏侍御闻与韦处士同游灵台寺见寄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西域传中说,灵台属雍州》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,通过对灵台山景色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山水的向往。 诗中通过对灵台山的描述,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背景。灵台山有圣泉、佛头石、薝卜香等神奇之处,还有毒蛇护卫、古碑、寺院等历史遗迹。诗人通过对这些景物的描绘,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。 此外,诗人还通过对山中的樵夫、韦处士等人物的描写,展现了山中居民的生活状态和他们对自然的热爱。诗人与韦处士一同牵马过危栈、襞衣涉奔流,欣赏着山中的美景,品味着茶瓯中的香茗,感受着自然的恩赐。 整首诗语言优美,意境深远,通过对山水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向往之情。同时,诗中也蕴含着对历史文化的思考和对山中居民生活的关注,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。 最后,诗人在诗末表达了对友人的感激之情,并祝愿友人能够寻找到更多的美好之处。这种友情和关怀的表达方式,也体现了诗人的人性之美和人文关怀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西域传中说,灵台属雍州。
有泉皆圣迹,有石皆佛头。
所出薝卜香,外国俗来求。
毒蛇护其下,樵者不可偷。
古碑在云巅,备载置寺由。
魏家移下来,后人始增修。
近与韦处士,爱此山之幽。
各自具所须,竹笼盛茶瓯。
牵马过危栈,襞衣涉奔流。
草开平路尽,林下大石稠。
过郭转经峰,忽见东西楼。
瀑布当寺门,迸落衣裳秋。
石苔铺紫花,溪叶裁碧油。
松根载殿高,飘飖仙山浮。
县中贤大夫,一月前此游。
赛神贺得雨,岂暇多停留。
二十韵新诗,远寄寻山俦。
清泠玉涧泣,冷切石磬愁。
君名高
作者介绍 曹丕简介
王建(768-835),字仲初,颍川(今河南许昌)人,唐朝诗人。

出身寒微,一生潦倒。曾一度从军,约46岁始入仕,曾任昭应县丞、太常寺丞等职。后出为陕州司马,世称王司马。约64岁为光州刺史。与张籍友善,乐府与张齐名,世称张王乐府。其诗题材广泛,同情百姓疾苦,生活气息浓厚,思想深刻。善于选择有典型意义的人、事和环境加以艺术概括,集中而形象地反映现实,揭露矛盾。多用比兴、白描、对比等手法,常在结尾以重笔突出主题。体裁多为七言歌行,篇幅短小。语言通俗凝练,富有民歌谣谚色彩。名篇如《田家行》、《水夫谣》、《羽林行》、《射虎行》、《古从军》、《渡辽水》、《田家留客》、《望夫石》等。他又以“宫词”知名。他的“宫词”百首,突破前人抒写宫怨的窠臼,在传统的宫怨之外,还广泛描写唐代宫中风物和宫廷生活,是研究唐代宫廷的重要材料。其五、七言近体中,有些征戍迁谪、行旅离别、幽居宦况之作,情思感人,但杂有消极颓废思想。他的绝句则清新婉约。还写过《宫中三台》、《江南三台》等小令,为中唐文人词的重要作者之一。今存有《王建诗集》、《王建诗》、《王司马集》等本及《宫词》1卷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外国

    读音:wài guó

    繁体字:外國

    短语:夷 异国 外

    英语:foreign (country)

    意思:(外国,外国)

     1.古代指中央政府以外的政权。后以

  • 所出

    读音:suǒ chū

    繁体字:所出

    意思:
     1.从何而出。
      ▶《文选•宋玉<高唐赋>》:“卒愕异物,不知所出。”
      ▶李善注:“言卒然复有惊愕之异物,从旁而出,不知所从来。”
     
     2.

  • 薝卜

    引用解释

    梵语Campaka音译。又译作瞻卜伽、旃波迦、瞻波等。义译为郁金花。 唐 卢纶 《送静居法师》诗:“薝卜名花飘不断,醍醐法味洒何浓。” 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木三·卮子》﹝集解﹞引 苏颂 曰:“今南方及 西蜀 州郡皆有之。木高七八尺,叶似李而厚硬。又似樗蒲子,二三月生白花,花皆六出,甚芬香,俗説即西域薝卜也。夏秋结实如訶子状,生青熟

  • 国俗

    读音:guó sú

    繁体字:國俗

    意思:(国俗,国俗)

     1.一国的风俗。
      ▶《孟子•告子下》:“华周·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变国俗。”
      ▶宋·苏辙《王存磨勘改朝散郎》:“具官王存,文雅足以饰吏事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