敢恨吾生後圣贤,六经虽缺尚成编。
意思:敢恨我出生后圣贤,六经虽然缺还成书。
出自作者[宋]陆游的《示子遹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是关于一位诗人在学习、理解和传授儒家经典方面的热情和决心的描绘。诗人的名字和背景没有在诗中明确给出,但从诗的内容和风格来看,这首诗可能是在一个教育环境中写的,可能是学校或者家庭。
首句“敢恨吾生後圣贤”表达了诗人对圣贤的敬畏和对自身的谦逊,他明白自己生在圣贤之后,因此对继承和发扬他们的智慧感到遗憾。
“六经虽缺尚成编”一句,暗示了诗人在面对经典的残缺不全时,仍然坚持学习和传授。他明白经典并非完美无缺,因此他的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。
“本来尧舜身亲见”和“孰谓丘轲道不传”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智慧的向往,他希望能直接接触到尧舜等古代圣贤的智慧,而不是仅仅依赖书本。他相信儒家之道是可以传授的,尽管方式可能不同于古代。
“妙理岂求逢掖外”和“淳风宁在结绳前”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观察和理解。他看到了社会上存在的种种问题,但他并不期待通过外在的改变来解决这些问题,而是希望通过内在的道德修养和学问提升来实现。
最后,“此身未死还堪勉,更伴吾儿学数年”表达了诗人的决心和希望。他虽然已经年老,但仍然有学习的热情和传授的愿望。他希望陪伴他的儿子学习多年,以期将儒家之道传承下去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充满热情和决心的教育家形象,他不仅自己学习,而且致力于传授儒家之道,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,将古代的智慧传递给下一代。这首诗充满了对学问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,是一首充满激情和决心的诗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