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作者

《示子遹》

敢恨吾生後圣贤,六经虽缺尚成编。
本来尧舜身亲见,孰谓丘轲道不传?
妙理岂求逢掖外,淳风宁在结绳前。
此身未死还堪勉,更伴吾儿学数年。
作品赏析
这首诗是关于一位诗人在学习、理解和传授儒家经典方面的热情和决心的描绘。诗人的名字和背景没有在诗中明确给出,但从诗的内容和风格来看,这首诗可能是在一个教育环境中写的,可能是学校或者家庭。 首句“敢恨吾生後圣贤”表达了诗人对圣贤的敬畏和对自身的谦逊,他明白自己生在圣贤之后,因此对继承和发扬他们的智慧感到遗憾。 “六经虽缺尚成编”一句,暗示了诗人在面对经典的残缺不全时,仍然坚持学习和传授。他明白经典并非完美无缺,因此他的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。 “本来尧舜身亲见”和“孰谓丘轲道不传”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智慧的向往,他希望能直接接触到尧舜等古代圣贤的智慧,而不是仅仅依赖书本。他相信儒家之道是可以传授的,尽管方式可能不同于古代。 “妙理岂求逢掖外”和“淳风宁在结绳前”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观察和理解。他看到了社会上存在的种种问题,但他并不期待通过外在的改变来解决这些问题,而是希望通过内在的道德修养和学问提升来实现。 最后,“此身未死还堪勉,更伴吾儿学数年”表达了诗人的决心和希望。他虽然已经年老,但仍然有学习的热情和传授的愿望。他希望陪伴他的儿子学习多年,以期将儒家之道传承下去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充满热情和决心的教育家形象,他不仅自己学习,而且致力于传授儒家之道,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,将古代的智慧传递给下一代。这首诗充满了对学问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,是一首充满激情和决心的诗篇。
相关诗词
  • 1
    [清]
    往余游京华,郑君过我邸。
    告言子沈子,诗亦同光体。
    杂然见赠答,色味若粢醴。
    十年始会面,辍乐正读礼。
    从之索旧作,发箧空如洗。
    能者不自珍,翻悔笔轻泚。
    我言诗教微,百喙乃争启。
    风雅道殆丧,庞言天方(疒齐)。
    内轻感外重,怨诽遂丑诋。
    何人抱微尚?
    不绝如追蠡。
    宋唐皆贤劫,胜国空祖祢。
    当涂逮典午,导江仅至澧。
    先生特自牧,颇谓语中綮。
    年来积怀抱,发泄出根柢。
    虽肆百态妍,石濑下见底。
    我虽不晓事,老去目未眯。
  • 2
    [宋]
    秋风蟋蟀床下鸣,茅茨耿耿秋灯明。
    老夫掩卷发深喟,起视河汉初参横。
    世人饮食几知味,眼底古今复泾渭。
    藩篱是笔屋是书,风叶尘埃力空费。
    六籍在天日月存,我亦收拾还本根。
    此事儿辈未可论,纷纷场屋争作元。
  • 3
    [唐]
    邦惟固本自安宁,临下常须驭朽惊。
    何事十旬游不返,祸胎从此召殷兵。
    酒色声禽号四荒,那堪峻宇又雕墙。
    静思今古为君者,未或因兹不灭亡。
    唯彼陶唐有冀方,少年都不解思量。
    如今算得当时事,首为盘游乱纪纲。
    明明我祖万邦君,典则贻将示子孙。
    惆怅太康荒坠后,覆宗绝祀灭其门。
    仇雠万姓遂无依,颜厚何曾解忸怩。
    五子既歌邦已失,一场前事悔难追。
本诗词核心关键词
推荐购买
名句 | 成语大全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