野人听此坐惆怅,恐畏踏落东园花。
意思:农夫听了这座惆怅,害怕踏落东园花。
出自作者[唐]陈陶的《子规思》
全文赏析
这是一首描绘春天山间杜鹃鸟鸣叫的诗,诗中透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。
首句“春山杜鹃来几日”,诗人以春山为背景,描绘了杜鹃鸟短暂的春天。杜鹃鸟,又名子规、催归鸟,其鸣声哀切,常被古人视作催促春天归去之鸟。这句诗以“几日”发问,表达了杜鹃鸟在短暂的春日中啼叫的短暂时光,为诗歌定下了哀婉的基调。
“夜啼南家复北家”一句,诗人通过描绘杜鹃鸟在夜晚的啼叫声,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哀伤的气氛。这里的“南家北家”可能暗示了杜鹃鸟的叫声在夜晚穿越山野,无论南家还是北家,都能听到它的啼叫。这种声音在寂静的夜晚中回荡,给人一种孤独、凄凉的感觉。
“野人听此坐惆怅”一句,诗人以“野人”自指,表达了自己对这种自然之美的欣赏。然而,这种欣赏却因为杜鹃鸟的啼叫声而变得惆怅,这是因为杜鹃鸟的叫声唤起了诗人对生命短暂的感慨。
“恐畏踏落东园花”一句,诗人以踏落花来比喻生命的消逝,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无常的深深忧虑。这句诗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命的敬畏,也表达了他对生命短暂和无常的深深感慨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山间杜鹃鸟鸣叫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。诗中的惆怅和忧虑,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深理解。这首诗语言质朴,情感深沉,是一首优秀的山水田园诗。